徐錦鳳之前所作笠翁對韻,就引起過天地異象,使得他的文氣漲至八丈之高。
而今,融合天地自然之感而書寫的這篇文章,讓他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他全神貫注地寫下了最后一字。
三千毛孔全部舒張,源源不斷地吸取這天地真靈之氣。
文宮中,經室中收藏的各大經卷古籍紛紛翻頁章,文氣四溢而出,與那真靈之氣相互交融。文宮石像悄然睜眸,將這最為純粹的天地真靈迅速煉化為儒道文氣
文氣再度瘋狂暴漲,達至九丈之高,而文氣更是出現了凝化之象
文氣凝化,便從“氣態”的特征向“液態”轉化,這便是即將邁入進士境的前兆
不知不覺中,徐錦鳳的修為竟已達至舉人境巔峰,離進士境只差磨煉文膽這一步了。
只要他開啟書山秘境,摘得文膽果,那么他就能輕而易舉邁入儒道六品進士境屆時,雖還達不到呼風喚雨的地步,但平步青云、神鬼不近、不在話下
而九天之上騎鶴的老道感受到這股天地異象后便心念一動,悄然出現在了籬笆墻前一丈處。
徐錦鳳瞳眸驟然一縮,駭然轉首。
若非老道沒有收斂氣息,呼吸有些急促,他還真感不到背后有人
這個白發長須的老道人,當真不簡單啊
他竟沒能察覺出是何時出現的
要知道,他感悟天地自然之息寫下這篇文章,麓山方圓百里之內,文氣涌動,乃是他的主場。
一草一木,一花一樹,可都逃不過他的感知
可就在他的主場上,他卻根本沒有發現一個人竟輕而易舉避開了文氣的感知,出現在了他的身后。
幸好來者不是刺客,否則他早已尸首分離。
老道沒有理會徐錦鳳的驚詫,他捋了捋須,念誦起了籬笆墻上的這篇文章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轟轟轟
天地異象劇烈浮現
籠罩麓山的漫天云海不斷翻涌,最為純粹的真靈之氣傾瀉而下。藏在山中的飛禽、走獸在這真靈之氣的沐浴下,紛紛開啟了靈智,進化為靈禽靈獸。
紫霞湖上,靈波粼粼,一圈一圈蕩漾開來,紫氣騰升。湖中的文心魚以群游之勢躍出水面,竟成魚躍龍門之態在這其中,一尾拇指大小的金色幼鯉猛地躍起數丈之高,每當它落下之時,便有一條大魚將它往上一托,如此一躍一托,它的形態就會發生一次蛻變。
也不知躍了多少回合,當它落入湖底后,竟開始化形。
金鯉化龍
天降奇瑞
徐錦鳳心中猛然一驚。
在文氣的感知下,他當然也是感受到了紫霞湖底發生的這一切
這便是“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那“山不在高,用仙則名”的異象又會是什么呢
忽然間,一個難以置信的念頭于腦海里浮現。
眼前這位老道,難道就是天榜九圣之首、有著“陸地神仙”之稱的純陽道尊
老道卻是心無旁騖,見怪不怪,他繼續念道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這座小院不斷吸取周邊的天地真靈,好似活了過來一樣,
不對
這是誕生了“靈”
天地至寶,都有機會誕生“靈”、“魄”
俗稱法寶靈器。
比如神兵榜之首天下第一名劍青陽,便誕生了劍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