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這里的“人”是一個泛指,或者更確切的說是開啟靈智的生靈。
麓山的靈獸、已開智但未化形的花精草妖等,全都算在內。
故而這百萬儒門門生的數量便湊夠了。
當然,這也托了純陽道尊的福。
那首陋室銘被純陽以無上道家真力吟誦出來,便讓整個麓山的生靈受益。
至于一萬正氣值,他在斬殺福王世子后也湊足了。
倒是那三名真傳弟子,讓徐錦鳳糾結了好一會。
最終,他收下了草精阿童木、林小虎、以及石鶴就是純陽道尊留下的那份機緣。
言歸正傳。
麓山腳下。
年輕士子磨拳霍霍,急不可耐。
而看熱鬧的人也是喧鬧不易,你擠我,我擠你,人頭涌動。
畢竟當時的學海垂釣也是吸引了好幾萬人。
而今書山秘境開放,人們也算是有了經驗,豈會錯過這一場饕餮盛宴
先睹為快啊。沒準還能受到文雨的洗禮,那就賺翻了。
隨著大日的移動,場上的喧嘩之聲也是慢慢冷卻下來。
書生們皆是屏氣斂神,揚首望著眼前這片雄壯的麓山。
激動人心的一刻馬上就要降臨了,誰也不敢出聲擾亂。
少頃。
大日移至天空正中央處時,便見文廟虛影于虛空浮現,而那澎湃的文氣迅速沖出,化作一道長虹,將整片麓山籠罩。
書生們雙拳緊握,面紅耳赤,呼吸加促。
天地異象展現
眼前,一坐山門忽地出現
山門兩丈寬,上懸一匾額,寫著“書山秘境”四個大字。
匾額下,一塊一丈大小的石頭攔在必經之路上。
眾人略顯疑惑,這不是擋道嗎
便見石頭上,一個個古纂大字浮現。
曰書山有路勤為徑
轟
巨石四分五裂,石屑又化為一片片文氣,隱入山體。
而就在此時,邊上紫霞湖也是劇烈翻涌,浪花飛濺,竟也在空中行成了一行字學海無涯苦作舟,與之呼應。
眾人難掩激動之心
這首楹聯,當真是絕了。
道盡了儒道之真諦
尤其是之前進學海垂釣過文心魚的士子們,心中更是感慨無比,感同身受
“諸位,在下先一步”
一名士子率先反應過來,對著身邊同伴拱手,便急不可耐地踏上了書山之徑。
其他人則都仔細觀察這名士子的反應。
畢竟,這秘境如何破眾人還都不清楚呢。
而這士子登上十個臺階后,竟忽然停下了腳步,好似遇到了什么,他時而蹙眉,時而搖頭,大概十息后,他忽然舒展眉頭,再次跨步登山。
原來。
想要登上書山之巔,進入那九大亭中感悟儒道真意,需踏上萬個石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