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4000字大章節,勉強算小兩章哈:)
————————
整個四月,王堅一邊繼續隔三差五的發一個只露他上半身,“搔首弄姿”,對著鏡頭“傻笑”——當然,在幾千萬粉絲們的眼中卻是“傾城一笑”,“絕世一笑”,能把人直接“汽化”的笑,能讓人“靈魂出竅”,甚至能讓人直接“懷孕”和“高0潮”的笑——繼續吸粉,維持著自己的人氣。
不能露0腿,因而也就不能跟風跳什么拽步舞,顯露一下自己其他才藝的王堅目前也只剩下“賣笑”一途了。
好在,粉絲們對他的微笑,抿笑,莞爾一笑,露齒大笑……等各種賣笑行為還感到新鮮,沒有厭倦,不然,黔驢技窮的王堅還真不知道應該發什么新的東西。
除了繼續經營目前還不能給他帶來什么實際收益的粉絲經濟外,在包子店這一實體經濟上,王堅并沒有繼續冒進,而是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查缺補漏,重新整合了各項主材和輔材的供應商,并更換了一些不太合格,或自抬身價,不愿意降價,不想跟著“堅堅包子”這匹餐飲界黑馬一起飛,一起進步的鼠目寸光之輩,并參照一些主流餐飲連鎖店,尤其是目前餐飲界的一哥“江底撈”的規章制度,重新制定和完善了公司的各項章程和福利,細化了員工的招聘制度,培訓制度,晉升和賞罰制度。
是的,在此期間,王堅將單打獨斗的個體戶升級成了餐飲公司。
餐飲公司的名字就叫“堅堅餐飲股份有限公司”。
因為王堅未來的目標,對標的對手就是現在華夏餐飲界的老大張庸的“江底撈”,所以他的很多東西,比如公司制度,乃至包括公司名字都是跟著“江底撈”在學。
失敗的餐飲公司各有各的找死之道,但成功公司的成功之道就那么幾條。
他王堅一個餐飲界的粉嫩新人,在具體產品推出上可以朝綱獨斷,一個人說了算,因為沒人能夠替代他獨一無二的角色,但是在公司章程和員工管理方面,他就沒必要顯示自己的聰明另起爐灶了。
既然目前張庸的“江底撈”是最成功的,一些他覺得可以借鑒的東西,他也懶得費腦筋多想,直接奉行老祖宗的“拿來主義”好了。
不過,在學習的過程中王堅也并未全盤照搬,而是有所吸收,有所改進。
比如,“江底撈”的全稱叫“蜀州江底撈餐飲股份有限公司”。
最開始,王堅也想把自己的包子鋪命名成“江城堅堅包子餐飲股份有限公司”。
后來,他一想,自己的“堅堅包子”,包括他王堅本身,遲早要沖出亞洲,走向世界,去賺外國人的錢的,小小江城這條江水,哪能困住他這條大龍?
所以,王堅便砍掉了公司名前面的“江城”二字。
然后,他又想,隨著未來形勢的發展,繼續創收,擴大財源,他的餐飲公司很有可能會賣些來錢快的東西,比如現在火爆得很的奶茶,他又把公司名里面的“包子”二字給劃掉了。
最后,去工商局注冊的公司名便成了“堅堅餐飲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法人,堅媽曾玉。
大股東,曾玉,占股95%,也是公司的財務總監,目前負責公司一切跟錢有關的事情。
二股東,曾靜蓉,占股4%,公司的總經理,負責除財務外的一切。
三股東,林曉雅,占股1%,公司的大區經理,以后將負責整個西南大區。
既然給曾靜蓉和林曉雅分了整個公司的股份,以后不管公司發展有多大,她們都可以跟著得利,王堅便把兩人目前的店面分紅給取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