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東西爭雄第六十三章提前分贓
泰西封在底格里斯河左岸,迪拉河從東面繞城而過,在南面匯入底格里斯河,泰西封城就在兩河的夾口處。因為有這樣的便利條件,阿爾達希爾在此建立薩珊王朝之后,便引水修健了寬闊的護城河,讓原本就堅固的泰西封城變得更加難以接近。不過考慮到越國在水師方面的優勢,阿爾達希爾又下令在護城河里打下了大量的木樁,務必不能讓越國水師的戰船直接接近城墻。
在底格里斯河的右岸,是一座塞琉古王朝時期留下的古城。兩城夾而立,互相支援,牢牢的把守著底格里期河河面。凡是從河面經過的船只都在兩座大城的攻擊范圍以內,要想平安通過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然而阿爾達希爾還是不放心,他不顧大臣們的反對,將周邊二十里以內的居民全部遷入城中,連房子都拆了,木料也全部運進城里,不給即將到來的敵人留下一點可用的物資。面對眾人對越國、羅馬是否會來圍城的懷疑,阿爾達希爾肯定的說,他們一定會來,而且不會太久,泰西封必將迎來圖拉真侵略之后的再一次考驗。
前面一句話猜對了,后面一句話卻猜錯了。大漢、羅馬和貴霜三國的聯軍是趕到了泰西封,但卻是在阿爾達希爾回到泰西封三個月后。直到十月初,孫紹和昆圖斯才帶著三十萬大軍慢悠悠的趕到泰西封城外三十里。阿爾達希爾在緊張之余,也松了一氣,有了這三個月的準備時間,他已經做好了所有的準備,就連糧食都搶收入城,現在他穩如泰山,有足夠的把握守住泰西封城,讓孫紹和昆圖斯在泰西封城外徒勞無功。
不過,對于這十來年一直以進攻為主的薩珊人來說,眼睜睜的看著敵人一步步的bi近,卻只能固守在城中,而不是主動出擊,將敵人打得落huā流水,這已經是一個難以忍受的屈辱了。特別是數萬從阿克蘇姆城下歸來的將士,他們積聚了滿腔怒火,摩拳擦掌的要將這些屈辱百倍返還給越國人。而對于羅馬人,他們倒沒有放在眼中,羅馬人雖然人數不少,但是昆圖斯從來沒有打過仗,他只是因為一個女人才登上了羅馬皇帝的寶座,而且這八萬大軍中最精悍的四萬人在薩珊人面前也沒有支撐過半天,他們有足夠的資本藐視羅馬人。
貴霜人也差不多,薩珊人的眼里只有越國人,只有越國人才是他們的對手,才配是他們的對手。如果不是這次領兵來伐的是越王孫紹,薩珊人根本不會在城中固守,他們一定會主動出擊,將羅馬人和貴霜人全部擊敗在國境內以外。
阿爾達希爾鉚足了勁,要在泰西封城擊敗孫紹,用越國人的鮮血洗涮他在阿克蘇姆城下遭受的奇恥大辱和殺子之仇,要用孫紹的失敗來祭奠阿爾法和沙普爾的在天之靈。為了這個目的,他以罕見的精力全負荷運轉,每一件大事都親力親為,不放過任何疑點,所有未能及時退出泰西封的漢朝商人、士子以及各sè人等都被他拘押起來,哪怕是曾經去過越國的其他國人,也被以戰爭的理由扣押了。
泰西封城內進入了空前緊張的戰爭狀態,相比于一百多年前羅馬皇帝圖拉真圍城的時候不遑多讓,整個城池氣氛壓抑,全副武裝的士卒踏著整齊的步伐,從一條條空dàngdàng的街道上走過,百姓們躲在緊閉的門后,緊張的注視著這些神情兇惡的士卒,連大氣都不敢喘一口,生怕被那些士卒聽到,隨即撞破大門,沖將進來。
神廟的祭司們也被阿爾達希爾發動起來,他們走出神廟,走進街頭,走進尋常百姓的家中,向他們宣揚阿胡拉.馬茲達的神意,號召他們聽從阿胡拉的召喚,服從阿拉胡在人間的代言人——薩珊王阿爾達希爾的命令,抗擊惡神阿里曼的代言人越王孫紹。他們許諾說,凡是奮勇作戰的人,都將根據立功的大小而獲得不同程度的赦免,哪怕是犯下了再難以寬恕的罪行,也有可能得到寬恕,在死后經過審判之橋時,會在美麗的仙女的迎接下進入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