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
上午,完成了交接,這次帶下的西紅柿、字桃一并賣與了西門恭。
剩余字桃約二百多枚,統一作價三百文一枚。
西紅柿是高產作物,即便地力貧弱了些,頭茬依然采摘了三百多枚,作價五百錢。
下午,幾人離開西門府后,對西門恭印象極好的長子杞人憂天道“初哥兒,駐顏果恁貴,西門官人會不會虧錢哩”
“只要找準目標人群,他掙的比咱多。”陳初舉例道“丁未之難前,一顆產自兩浙路東嘉城的乳柑販運至開封府東京城后,售價高達三貫,富戶卻爭相購買,供不應求。”
水果也好、時蔬也好,稀缺到一定程度就被賦予了標榜身份和社會地位的屬性。
類似豪車、名表,也如后世每克七百元的阿爾巴白松露。
物以稀為貴嘛。
聽到陳初說起汴京城,楊震奇怪道“初哥兒,你未曾去過東京,如何得知乳柑三貫”
“看書啊,上次進城買了本雜記東京夢華錄,里面記述的便是丁未前的東京城。”
“能識字真好,不出門便知天下事。”楊震羨慕道。
陳初呵呵一笑,安慰道“莫難過,雖然你不識字,但是你也沒媳婦兒啊”
“滾”
出城前,取了寄存牛車,陳初尋了家鐵鋪,付下定錢,讓對方按照自己畫出的圖紙打造一些物件。
隨后又去了一家叫做瓊華軒的首飾鋪。
昨晚見采薇閣的姐兒們,個個簪釵戴鈿,陳初想起自家小貓卻只用花布巾綰了青絲,便買了一支花蝶紋銀簪、兩支長命鎖。
瓊華軒隔壁,是一家綢緞莊。
陳初買了簪子出來時,剛好看見楊震不住往綢緞莊內張望。
“怎了想買綢緞”
“嘿嘿。”買綢緞這話讓楊大郎有些難為情。
也是,逃戶們雖不好惹,但在旁人眼中卻也是沒有戶籍、沒有前途的盲流。
現在剛剛解決溫飽,就想穿綢緞了
這情形類似后世窮了三輩的拆遷戶一夜暴富后,先去買了輛蘭博基尼。
誰知,楊大郎卻靦腆道“昨日,咱去那采薇閣,見綢絹竟隨意掛在堂里當做飾物。娘卻連一件絹綢做的衣裳都沒穿過。
年幼時,娘也時常被四鄰夸獎模樣美。現下,她臉也黑、手也糙了、人也老了俺想給她買些好布。不然,只怕她這輩子都沒機會穿綢絹了”
“走,咱們進去挑。”
選了幾匹絹,出城前,陳初特意繞到一家胭脂鋪。
隨便挑了些胭脂水粉,分裝成兩份,出門后塞給吳奎一份。
見奎哥兒一臉懵逼,陳初只得解釋道“回山后,吳大嫂萬一聞出你身上的味道,知道怎么說吧”
吳奎稍一愣神,隨即一臉慶幸,道“啊呀,差點壞事還是初哥兒想的周到她若問我,我便說給你買了些脂粉,才沾染了味道。”
“嗯。”陳初一副孺子可教的模樣。
“初哥兒,我和長子怎沒啊我倆身上也有味道。”楊震腆著臉湊了過來。
“你倆沒娘子,遮掩個毛線”
“買了可以給俺娘用”長子這貨悶聲道。
“”
聲如洪鐘、體壯如牛的姚大嬸涂脂抹粉陳初腦海中不可抑制地蹦出了一副畫面沙灘上,穿著碎花小裙的李逵拎著裙擺,嬌笑著追逐身穿jk制服、中筒襪的張飛,夕陽下,裙角飛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