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衙后堂。
陳景彥粗略看完最新一期的今日頭條,臉色頗為難看。
堂下,坐著張典史、蔡源等官吏。
只有陳初一人站于堂下,如若被審問一般。
西門恭瞄了陳初一眼,心道,陳馬快膽子也忒大了,這次怕是要吃些苦頭了。
陳初直接在頭條上質疑桐山縣沒有青天,等于打了大人的臉啊。
即便陳縣令沒甚實權,若趁怒收拾一個小馬快,西門恭也不好相勸。
“陳馬快,倒是編的一手好故事。”陳景彥森然道。
他說的好故事自然是指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白毛女。
相比報道,這故事則更令陳景彥惱怒。
源于百姓對奇聞異事的熱情,往后一段時間,白毛女的熱度絕對會霸占桐山縣熱搜榜。
到時,他這個縣令的大名必定會伴隨不肯俯首底民的名聲廣為流傳。
讀書人最愛什么
自然是流芳千古。
最怕什么
遺臭萬年肯定是其中一項。
陳景彥也覺得很冤屈,老子來了兩年,不爭不搶,啥好處沒撈著,怎么出了壞事就讓我背鍋了呢
底下的陳初卻像沒聽出縣尊的反話,認真道“回縣尊大人,因篇幅限制,本期刊印的白毛女只是上半部,還有下半部需等下期再行刊印。”
額頭上還留有一只鞋印的張典史一聽就不淡定了,大聲呵斥道“還想刊印下半部明日本官便帶人查封了你那頭條”
陳景彥卻聽出些門道,不由沉聲道“下半部是何內容”
“自然是當地縣尊知悉此事后雷霆一怒,親自指示刑房眾公人處置兇頑,而后又與縣丞、戶房、吏房、兵房等同僚通力合作,尋回楊家女,還其一個公道眾百姓知悉后大為感動,敲鑼打鼓送來一面再世青天的匾額
眾多潑皮要么伏法入獄、要么遠遁他鄉
一時之間,當地風氣為之一肅,自此變作一塊路不拾遺、夜不閉戶、海清河晏、官民情深的人間樂土那楊家女也在縣尊大人的牽線下,覓得了一位如意郎君,過上了平安喜樂的生活
自此,當地百姓間便流傳起一句話天不生那陳青天,桐山萬古如黑夜”
聽懂,掌聲
掌聲自然是沒有的,因為一眾官吏還處在愕然中。
只有張典史依舊一臉怒容,好嘛,下半部中百姓喜聞樂見的大仇得報環節,縣尊、縣丞、眾多吏房全以偉岸光正的形象悉數登場,只有他張典史沒被提到。
這不是搞針對么
“下半部你還是在大獄里寫吧你那頭條也休想再刊印一期”張典史無能狂怒。
卻惹得在場眾官吏紛紛側目,從錯愕中回神的陳景彥也忙道“張典史,稍安勿躁、稍安勿躁”
今日頭條不能封
便是封,陳景彥也要等到自己被洗白之后才能封
眾百姓知悉后大為感動,敲鑼打鼓送來一面再世青天的匾額,這場景,想想便令人熱血沸騰啊
天不生那陳青天,桐山萬古如黑夜
呃過了,過了啊哈哈哈。
既令人羞臊,又令人忍不住喜悅直如當年懵懂無知的初戀啊
陳景彥一臉矜持,但稍稍前傾的身體語言卻暴露了他此時的急切,“陳馬快,這白毛女下半部何時可以刊印”
“頭條是每旬一期,需等到月中十五。”
“這樣啊”陳景彥口吻里透出些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