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國恩爽快一笑,竟當場和曹小健低聲討論起第二張清單上的產業如何劃分的問題。
左國恩左一劃拉,右一嘩啦,徑直討走了小半銀子田產。
那曹小健卻是第一次出宮做事,明顯不是左國恩的對手,爭的面紅耳赤。
一旁的張純孝見此,不由無聲慨嘆了一回。
大齊如今千瘡百孔,但這滿朝大小官員眼中卻只有私利
但張純孝知曉,左國恩拿的,不止是為他自己那份,他身后的兵部尚書范恭知,范恭知身后的當朝宰相李邦彥,誰人不得有一份
正所謂,你不拿我不拿,朝堂諸公怎么拿。
張純孝嘆了口氣,忽道“近幾日為了桐山一事,本官跑廢了好幾雙靴子,怎也得給本官留五千兩鞋腳錢”
隨后幾天,陳景安陪著幾位大人在蔡州城左近吃吃喝喝、游山玩水,順便接收一下為上官謀來的田產莊園。
他們拿了這些產業也不白拿的,條件便是為陳初謀下蔡州留守司都統制一職。
對此,朝堂內是有分歧的。
九月初十朝會時,刑部吳尚書道“便是鄭乙有反叛之心,但那小小都頭,竟敢直入蔡州府城,必定是跋扈之輩,任此人為一府都統制,恐養虎為患”
兵部范尚書卻道“如今那陳初已實際占了蔡州,若用蠻力驅趕,必然戰火再起現下我朝已無兵可調,蔡州又處邊境,若邊境生亂吳尚書帶人去平么”
“你無兵可調便征兵養兵,若我朝開了此先例,往后豈不是人人都敢帶兵占據州府了”
“征兵養兵說的輕巧,你刑部出錢糧再者,那陳初入城后不擾民、不傷官員,明擺著愿做我大齊之官,如此心向朝廷的人,正好收來為國所用。哪有把人往外趕的道理,真要把他逼反了,吳尚書負責”
眼看兩人臉紅脖子粗,猶如街頭潑婦一般,百官之首的當朝宰相李邦彥笑著開口了,“說起此人來,倒有一樁趣事。”
端坐大慶殿龍椅上的大齊皇帝劉豫抬眸看了看鬧哄哄的殿內眾臣,疲憊道“哦有甚趣事”
“前幾日他上表解釋此事時,竟在奏表結尾為自家娘子請封誥命”
李邦彥話音剛落,眾臣僚不由露出了古怪笑容。
你一個小小都頭也敢為娘子請誥命
怕不是得了失心瘋
可李邦彥卻捋須笑道“此人雖不懂禮儀、不知規矩,但心向我朝確實毋庸置疑”
眾臣馬上明白了李邦彥的意思向朝廷討要誥命,說明此子心里認同大齊為正統啊。
要知曉,劉豫登基以來,便是征召很多前朝舊官出仕,多數人以各種借口推脫不就。
說到底,這些人不認他們這個金人傀儡政權。
得國不正的大齊缺的就是正統認同。
兵部尚書范恭知不由瞄了眼年逾五旬卻依舊俊美飄逸的李邦彥,心道還是李相公能搔到官家的癢處啊
龍椅上的劉豫果然露出一絲笑容,“這陳陳”
“陳初。”李邦彥提醒道。
九月十六。
辰時,秋風微涼。
蔡州城內突然又來了一撥欽差,并且事先沒有通知,搞的白仁立有些措手不及。
欽差入城后,直奔都統制衙門。
隨后宣讀了圣旨。
“奉天承運皇帝敕曰
原桐山縣都頭陳初,于危難之際率桐山軍民抗擊反賊,護得一方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