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本地淮豬和陸川豬雜交,自然是為了讓豬仔擁有本地抗病基因。
陳初各地搜來的種豬,除了陸川豬,還有適合圈養的里岔豬、適合山林散養的金寨豬。
在人工干預下,通過不同品種的雜交,總會找到合適本地飼養、且料肉轉化率高的品種。
見貓兒t不到自己高興的點,陳初解釋道“娘子,有了好種豬,往后香妝作坊產出的香皂、甘油、蠟燭成本就更低了。”
“官人”
貓兒趕忙出聲,警惕的看了蔡婳一眼。
蔡婳何等聰慧,卻已抬頭看了過來鷺留圩每日購進生豬、豬油,外界只以為是莊子里日子過的好,日日吃肉吃葷油。
但去年整日泡在鷺留圩的蔡婳早就察覺到,玉儂香妝的產品和豬油有莫大干系。
豬油做香皂,聽起來雖離譜,但蔡婳好歹知道香皂是甚,可甘油是啥還能做蠟燭
再說了,也沒見鷺留圩往外售賣過蠟燭
陳初也不是說漏嘴,他深知蔡婳犧牲了多少,覺著沒必要事事瞞著她。
畢竟這些事就連玉儂都知曉。
“小野貓,甘油是甚”
蔡婳故意問向貓兒。
貓兒也看出了官人的意思,微微沉吟后,道“咱們蕙質蘭心的秘制面霜和牛乳浴中,都有甘油配料使了它,能叫人的肌膚水嫩光澤。”
“哦原來那秘制面霜的秘密在此呀那蠟燭呢”
“呃蠟燭還沒有正式產出呢”
蠟和甘油一樣,也是豬油煉制香皂時產出的附加物。
豬油皂化后,剩下的腥臭渾濁懸液,經過過濾、簡單蒸餾后便是甘油。
前段時間,有工人不小心把鹵水倒進了等待過濾蒸餾的懸液中,管理作坊的寒露不舍丟棄,不想在火上煮沸靜置后,懸液卻再次發生了凝固,變成了一鍋油光光的黃蠟塊。
裹上棉線后,燒的既穩還沒什么煙氣。
貓兒第一時間寫信告知了陳初。
當時陳初思索半天,用他那快遺忘的化學知識勉強想通鹵水中含有氯化鎂,氯化鎂高溫作用下分解出氯化氫。
氯化氫溶于水,便是鹽酸。
豬油遇鹽酸,生成蠟
反正不管是不是這回事,但蠟的確是這么做出來了。
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改良,現在作坊內產出的蠟燭樣品光潔微黃,煙氣非常小,比市面上的石蠟、蟲蠟質量都要好。
如今百姓家中多點油燈,一根尺長蠟燭動輒百文起步。
而鷺留圩這蠟燭成本,卻是做香皂后留下的廢液,又是一樁無本萬利的生意。
貓兒雖對蔡婳講了鷺留圩能產出蠟燭,卻耍了小心眼沒說具體做法。
官人不想瞞蔡婳,我告訴她莊子里能產蠟燭了,我也不是防著她,主要是她還沒進咱家呀。
貓兒瞄了官人一眼,覺得后者會理解她的。
簡單講述了一下,貓兒又想起了豬的問題,“官人,你是說姚大叔能養出長的又快又省料的豬么”
“可以這么說”
陳初想了想,卻又說起擴大蔡州生豬存欄的難點,一是飼料問題,二是為了預防疾病不能集中飼養。
急于為官人解憂的貓兒想了想,卻道“官人,我們可以在蔡州開間油料作坊,得來一些豆粕、菜籽渣。也可以在此開間賽魚翅作坊,做完粉條留下的紅薯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