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少年郎,愈挫愈勇
辰時,東京城暫時戒嚴。
淮北軍一部抓緊時間休息,一部巡街嚴防潰兵作亂。
因人手緊張,便是武衛軍火頭軍都被抽走了一部分人充實巡邏隊伍。
楊二郎所在一什,抽走了六人,僅剩了他、許小乙、秦盛武、康石頭四人。
這讓二郎分外惱火,他覺著,上司孟隊將就是故意針對他們
平日里當伙夫也就算了,今日好不容易盼來一回巡邏的機會,都不安排給他們
留下他們四人,卻要給幾十人蒸炊餅、煮肉羹,這活也不輕松。
再加天氣炎熱,心里有氣的楊二郎方才和秦盛武因誰去擔水這點小事發生了口角。
那秦盛武同樣因為沒被抽去巡邏生悶氣,自然也不客氣。
許小乙和楊二郎從小一起長大,自是無腦支持楊二郎,秦盛武卻也有康石頭支持。
四人對罵一番,或許是想起了關緊閉的可怕,才忍著沒有動手。
此刻,康石頭拉著秦盛武擔水去了,許小乙站在案板前熟練的將一顆顆面團揉成小山模樣,整齊擺列在籠屜上。
一旁的二郎有一下沒一下的將肉脯撕碎,丟進煮粥的大鍋中。
許小乙瞅了心不在焉的二郎一眼,招呼一聲,兩人合力將放滿炊餅的籠屜抬到另一口蒸鍋上,小乙這才道“二郎,方才卻是你錯了,秦盛武和康石頭天不亮便去擔了柴,擔水這事該咱倆了”
這便是逃戶們為人處世的原則方才,便是知道自家兄弟不對,但二郎和外人生了沖突,小乙也會無條件和他站同一立場。
至于對錯,可以私下無人時再論,但在外,卻不會承認自家兄弟有一點錯。
楊二郎知道小乙說的沒錯,卻悶著個頭不吭聲,繼續回到鐵鍋旁,往粥里添肉。
小乙只當二郎又犯了驢脾氣,也不在勸,只是片刻后,無意轉頭,卻看見自己這位從小不怕打罵、膽大包天的小伙伴正在偷偷抹眼淚。
小乙不由訝異道“喲咋還哭了,我不說你了還不成么”
二郎聞言,帶著情緒將一塊肉脯甩進了鍋里,卻道“咱參的算哪門子軍啊昨夜前頭長子哥、陳大哥他們殺的熱鬧,咱們卻只能待在后頭,看一眼都看不見難不成咱們參軍就是為了蒸炊餅么待回去蔡州,那蔣茜又該笑話我了出發前,我還說要拿個勇武勛章亮瞎她的狗眼哩”
蔣茜是蔡州留守司都統制蔣懷熊二女,也是二郎和小乙在學堂時的同窗。
這丫頭頗有點將門虎女的意思,二郎還在學堂時,她時常帶著女娃和男娃中的話事人楊二郎對著干
總之,十六歲的二郎正處在既敏感,又想極力證明自己的年齡。
想到回去會被女娃娃嘲笑,那感覺和天塌了一般
無顏面對淮北父老啊
“哎,陳大哥說過,不管甚崗位,都是在為淮北父老出力嘛。”
小乙頹唐安慰一句,可這話,連他自己都不信同樣是出力,他想去戰場上掙軍功,不想整日做些燒火煮飯的活計。
二郎正想說些什么,抬頭卻見遠處蹣跚走來一名健碩漢子。
那漢子穿著齊國制式軍衣,左臂有傷,頸間同樣系了條紅巾這是淮北軍唯一區別敵我的方式。
二郎趕忙擦了擦眼淚,遠遠便招呼道“這位大哥,怎一人跑來了此處和軍中袍澤走散了么”
露天灶房,位于城北酸棗門內的一片空地上,因戒嚴百姓暫時不允出門,而孟隊將又帶隊在外圍巡邏,此時此地反倒沒什么人了。
起初二郎以為遇到了兄弟部隊的走散軍士,才招呼了一句。
那漢子先警惕的四下看了看,而后徑直走向了鍋灶旁,盯著鍋內冒著香氣的肉粥,嗯了一聲。
算是對二郎那句和軍中袍澤走散的回應。
見此,二郎不由多看了對方兩眼,目光在對方大臂箭傷上停留了幾息,隨后憨厚笑了笑,幫他舀了碗粥,“鏖戰一夜,大哥餓壞了吧,先吃碗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