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太陽是否照常升起
九月十八,傍晚。
數千人多日聚集產生了大量糞便,無法得到及時清理,宣德門外臭氣熏天。
連日來,風吹日曬,身嬌體弱的士子身體和精神都熬到了臨界點。
再結合昨日勸離的告示,黃昏時,士子中出現了第一波潰散潮。
入夜后,離去士子漸多。
見此,士子中最強硬的李傕竟帶著人圍堵懷有去意的同窗,一旦誰說了想離去、或離去時被他們逮到,便是一番毆打羞辱。
這一下,震懾了部分士子,卻也加劇了士子內部的分裂。
眼看他們有崩潰的可能,前幾日聯名上書的一百零三名畿縣鄉紳終于親至第一線。
戌時,御史中丞王秉貞率一眾言官再次來到士子中間。
鄉紳代表了民意,王秉貞代表了官員,有官民兩方共同的認同和支持,讓搖搖欲墜的士子們重新定下了心神。
“告示言道,命我等丑時離去呸同窗們試想,若咱們就這般灰溜溜走了,還有何臉面自詡棟梁國賊不除,誓不離此”
在李傕慷慨激昂的大喊中,一幫太學士子跟著嘶吼。
九月初九時,他們的訴求還只是徹查祥符縣一事,最多暗戳戳指向蔡氏縱容家奴行兇。
再后來,他們的目標開始明確為蔡氏,緊接便是吏部侍郎蔡源。
到了今日,已毫不掩飾的針對起手握重兵的楚王。
但他們也不怕,一來士子是官員種子、國家棟梁,二來法不責眾你楚王再兇,還能將我們都殺了不成
遠處,同出祥符縣的王秉貞與戶部度支郎孫啟默默看著賣力表演的李傕,王秉貞滿意的點點頭,輕嘆道“民心可用”
事發至今,淮北系表現的相對懦弱,但到了眼下地步,孫啟、王秉貞乃至他們身后的畿縣士紳,已徹底暴露了出來,要么此次一鼓作氣逼楚王一系妥協,要么就等楚王緩過這口氣秋后算賬。
孫啟不如王秉貞那么樂觀,擔憂道“已過了這么多天,士子們快撐不下去了。”
王秉貞自是聽出了孫啟意志不堅,不由皺眉道“孫大人,我們并非為你我一家一室抗爭如今天下士紳都盯著東京城呢你看到的只有眼前數千士子,實則大齊萬千士紳都在等著楚王跌倒”
孫啟點點頭,卻道“我總覺著有些不踏實,昨日那告示他不會真的狗急跳墻吧”
“哈哈哈”王秉貞未語先笑,篤定道“他敢么便是一統六國的始皇帝因坑儒一事,也被罵了千年。就算他不怕遺臭萬年,他敢亂來,這天下士紳也會群起而攻之”
聽王秉貞這么一說,孫啟心中少許不安漸漸消散。
大多數士子也是這般想的,但丑時二字依舊像是一個揮之不去的陰霾籠罩在眾人心頭。
直至夜深,宣德門前越來越越安靜。
大家漸漸都沉默下來,總是不由自主的抬頭看天,忖摸時辰
便是像李傕這等中堅人物也開始坐立不安,偶爾說兩句鼓舞士氣的話,身旁同窗大多心不在焉。
只有擠過或坐或躺的人群,來到祥符士紳李以仁、王善舒、孫紹明等人身旁,聽他們一番鼓勵后,李傕心中才能重新積聚些勇氣。
只是他過于頻繁的前來尋安慰,讓李以仁之子李澤軒微微不快。
待李傕第四次過來敘話后,李澤軒望著他離開的背影,皺眉道“難堪大任”
一旁,臉上依然留有結痂鞭痕的李以仁卻望著四周滿坑滿谷的士子、鄉紳、官員,低聲道“人和人不一樣,有人生來便是牛馬,有人生來便是被人驅使的小卒,而有的人,生來便是運籌帷幄的帥才”
這話里,有隱藏極深的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