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和煦春夜,人心火熱
三月十四凌晨,陳初等人過江,平安歸淮北。
隊伍中的呂各村村民陸續下船后,對即將到來的新生活既忐忑又滿懷憧憬。
軍統蘇晟業說的不錯,首次出現的淮南整村來投,對淮北政治意義重大。
接下來,如何安置、如何借此事來一波關于民心所向的宣傳便成為了淮北文宣部門的重點工作。
在蔡州濱淮登岸后,陳初原本打算借機巡視一番東京士子在蔡州鄉村的改造工作,不料,家中的李招娣卻專門在濱淮等著他。
一見面便說,前日王妃娘娘少量見紅,蔡娘娘交待她來此等著王爺,告知此事。
這是催他回家呢。
見紅是分娩之兆雖李招娣的話中,王妃娘娘一切正常,王府有蔡娘娘、太奶奶、王女醫等人照顧。
但這畢竟是陪陳初住過地窩棚的發妻,再者,貓兒身形嬌小,卻懷有雙生分娩這道鬼門關,自是令人緊張。
于是陳初將安置工作交與蘇晟業,帶大寶劍、白毛鼠等少數幾人連夜趕回蔡州。
說回蔡州這邊。
三月十二夜間,貓兒見紅后,臥房便第一時間布置成了產房,閑雜人等一律不得靠近涵春堂。
后宅小灶上,預防難產的開骨湯,助產的益母草當歸湯,緊急情況下用到的老參湯,一天十二時辰的煨在小爐上。
專門有幾位丫鬟盯著,以備隨取隨用。
若熬久失了藥效,便將藥湯倒掉,重新熬煮
此事是蔡娘娘親自安排的,即便浪費也沒人敢說一句。
依照王女醫所言,王妃大約十二時辰至二十四時辰內便會分娩,一家人嚴陣以待。
可這一等,就等到了十四日貓兒雖親口對王女醫講,腹中墜感明顯、宮縮一陣強過一陣,可臨產前的劇痛卻始終未至。
王女醫以貴人步緩來安撫貓兒,懷胎十月,事到臨頭,貓兒自己反倒沒那么緊張,卻把蔡婳等著急了。
十三日晨間,蔡婳安排李招娣去江畔等待陳初。
夜里,不顧貓兒勸阻,睡在了貓兒隔壁的丫鬟房內,以便有事時能第一時間趕來現場。
見蔡婳對貓兒如此上心關切,專門來陪貓兒的太奶奶也感慨不已。
十四日一早,阿瑜和玉儂陪貓兒說了一會話,于巳時離府。
蔡婳在貓兒房間內沒發作,可出了房間,臉色卻冷了下來。
午時初,阿瑜和玉儂拉著手一道回家,卻在后院必經之路上,遇見了坐在亭子里的蔡婳。
亭內石桌上放著一壺茶,三只茶盞好似在專門等她兩人似得。
不知怎地,玉儂見了蔡婳這架勢,下意識松開了拉著阿瑜的手主動上前賠笑行禮,“蔡姐姐是在等我們么”
蔡婳以纖纖素指拈了薄胎茶杯,抿了口茶湯,點點頭,道“坐吧。”
隨后又將目光看向了阿瑜,阿瑜無奈,只得上前行禮后,和玉儂坐在了蔡婳對面。
王府內,貓兒的王妃之位,自然最是尊貴。
按說玉儂、蔡婳、阿瑜并沒有尊卑之分,但方才玉儂見了蔡婳,習慣性的行禮,蔡婳坦然受之似乎這個家里,除了陳初和貓兒,她就是老大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