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冰河血雨
國家大事,在戎與祀。
宣慶元年臘月,因齊金交惡,大戰當前,嘉柔于朝會中提出,欲往城外舉辦郊祀,安撫萬民、為前線將士祈福。
御史大夫鞏少儀附議贊同,禮部尚書杜兆清猶豫過后也答應下來。
主要是嘉柔這提議,站在任何立場都無法反對百姓惶惶,嘉柔此舉不但可以給外界一個明確的朝廷支持楚王信號,也確實能起到安撫民心的作用。
臘月二十六,嘉柔率百官出南熏門,舉辦郊祀大典。
儀仗、侍衛綿延數里。
百官隊伍中的蔡源遙看接受萬民瞻仰的嘉柔,不由低聲向身旁的杜兆清道“咱這位殿下,每次出手總能得著些便宜啊。”
杜兆清微微躬著身,低聲回道“如今,萬事需以河北戰局為先,殿下郊祀,對楚王利大于弊啊。”
“我自然知曉”
這郊祀并非可隨意安排,依周禮,三年方可舉行一次,由天子親臨主持。
今次郊祀有為前線將士祈福一項,這是淮北系愿意配合的關鍵,畢竟適逢大戰在即,師出有名的道義和朝廷給與的法理認同,很重要。
可如此一來,原本攝政的長公主經由這項重大儀式,必然在無形中收獲一波威嚴聲望。
通俗來講,以前的嘉柔是世人皆知的臨時工,卻借著郊祀,做了只有正式工才能做的工作。
郊祀后,說不定某些迫于楚王威勢潛伏在朝堂內的官員,內心會生出些別樣變化。
在蔡源眼中,表面乖順配合的嘉柔,私底下這些小動作都是小孩子把戲不過,眼下一切以河北局勢為重,便是哄小孩玩,也要維持齊國目前內部團結。
同樣,因為河北局勢,整個大齊似乎都按下了暫停鍵,所有人的目光都匯聚向了河北路。
就連京西路豪紳、當年因東京宣德門之變起事的程壁雍,也和圍追堵截了他兩年的京西路節度使馮雙元暫時休了戰,雙方似乎都要視河北路情況,再決定下一步的動作。
但論起關切之情,誰也不如淮北。
半數兵力北上后,淮北的警戒程度卻又提升了一個等級,不但將各村冬閑民壯組織起來訓練,甚至首次下發了部分刀槍兵器。
場坊中的男子,同樣需每日占用一個時辰進行訓練,為此稍微耽誤些許生產計劃,亦在所不惜。
場坊女工,每日的訓練內容則是清洗、止血、包扎等急救內容。
總之,淮北這臺運轉精密的戰爭機器一旦發動,全民皆兵絕非一句空話。
淮北遠離戰場,之所以這般,自是為了防備周國借機偷襲。
不過,周國淮西經略陳伯康,曾在臘月下旬特意派人給陳景彥帶了口信,大概意思是淮北淮南唇齒相依,淮南絕不會做趁人之危之事云云。
這樣的說辭,陳景彥信三成,但李騾子布置在淮南的暗線帶來的信息,卻印證了陳伯康的說法對岸一片平靜,沒有大規模軍士調動。
陳景彥這才放心許多。
倒是淮北宿州東的泗州,小有異動,坐鎮壽州的楊大郎已派一團新軍進駐震懾。
比起忙碌的淮北各軍以及各級官衙,民間冷清了許多
兩萬多子弟兵離家,便多了兩萬多牽腸掛肚的家庭。
這個新年,沒了滋味。
灑金巷楚王府,同樣如此即便今年府內多了三個小家伙,可氣氛卻遠不如往年熱鬧喜樂。
臘月二十七,晚飯后,虎頭在阿瑜的監督下完成了三篇詩詞背誦、一篇古文背誦、一篇駢文謄寫后,揉著微酸的手腕來到姐姐臥房。
“阿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