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互剜毒瘡
五月二十,夜里亥時。
淮南來遠水寨,上百名周國士卒從剛剛靠岸的三艘貨船上卸下大量暢銷淮貨,搬進貨倉。
隨后,又將一捆捆軋壓成長寬高各三尺的棉花,抬進貨船船艙。
去年淮南莊稼染病,補種了一季木綿,秋后棉花采收后,定向販與淮北。
事后結算,即便算上組織此事的官府、軍官工費,農人竟比往年風調雨順年景種莊稼所得還要豐厚。
一舉穩定了災后離亂民心。
是以,今年農人耕種木綿的積極性一下便上來了。
淮南水文、光照非常適合木綿生長。
官員、軍將又能從中獲得好處,自然也樂于推廣,開春后,木綿耕種面積已超二十萬畝。
且今年準備充分,條件適合的地區比去年播種早了一個月,是以五月下旬,頭茬棉花已完成采摘。
去年年底,剛剛升任巡河水軍指揮使的原來遠水寨營正張多福,見一包包棉花入艙,笑的見眉不見眼。
這一包包棉花,便是一錠錠白花花的銀子啊
比起以前擔驚受怕的掙些淮北過路費,如今這錢掙的可要舒服上太多了
裝貨的淮北貨船船頭,兩名文書模樣的商行賬房正帶著幾名伙計,在檢驗新棉質量、干濕,再行過稱,記錄下數字。
隨船來的漕幫力工暫時無事可做,百無聊賴的聚在岸邊吹牛打屁。
張多福見狀,笑容可掬的迎了上去,熱情道“諸位漕幫兄弟,裝貨還需一個多時辰,營內小酒館剛鹵好一鍋馬肉,大伙不去嘗嘗對了,花船上剛從瀘州來了一幫姐兒,個個細皮嫩肉,鮮的很”
這張多福是個有生意頭腦的,為了更好服務往來客商,不但在軍營內建了倉儲、酒家、客店,甚至還專門弄了條畫舫,做起了皮肉生意。
軍營內開店,不但是獨家生意,連稅都不用交。
淮北因工貿繁盛,消費自然比淮南高些,特別是服務行業,同等質量的姐兒,資費幾乎是淮南的三倍。
因此,在淮北收入相對較低的力工、漕幫嘍啰,最喜趁渡河走貨之際,來淮南充大爺。
他們之中甚至有人用三兩塊淮北產的水果糖,便能換姐兒伺候一夜和后世二戰中美國大兵在歐洲登陸后,用一塊巧克力換一個荷蘭少女初夜,異曲同工。
生產力的碾壓,不止體現在更先進的武器上。
張多福便是瞄準了這個下沉市場。
不過,往常不用招呼便會急不可耐沖向花船的漕幫嘍啰,這次卻沒有像以往那般,反而小心翼翼回頭看向了三艘貨船中最大的那艘。
張多福正疑惑間,卻見船艙內走出一名滿臉絡腮胡子的大漢,這人明顯是聽見了外頭的對話,一揮手便豪爽道“去吧,一個時辰內必須回來,莫耽誤走船”
“嘿嘿,謝老大。”
“哈哈哈,謝羅大檔頭體諒弟兄們。”
此人正是漕幫兩大檔頭之一的羅洪當年,羅洪和林大力在陳初扶持下創立漕幫,沒少幫淮北做不方便出面黑活。
去年淮北擴軍時,陳初還問過兩人,想不想由暗轉明,加入淮北軍。
只是兩人都在江湖上跑野了,一日思考后,婉拒了楚王的好意,并道“我倆都是粗坯,受不得大軍嚴明軍紀,萬一犯了錯,既毀了前程,也累王爺名聲。還是幫王爺掌好這漕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