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王爺的福,今冬這大白菜和蘿卜賣了個好價,一家子又能過個肥年嘍。嘿,那話是怎說的哦,對了,芝麻開花節節高,哈哈哈”
未時末。
嘉柔在宅子里待的無聊,且綿兒一走便去了近一個時辰,不免有些擔心,便帶著蔻蕓尋去了打谷場。
此時雖已過了飯點,但明日就是除夕了,家家戶戶的煙囪內仍冒著炊煙。
蒸炊餅的、打年糕的、炸丸子的、煮肉的,各式香味混合。
嘉柔久長于深宮之中,哪見過這等煙火氣,每路過一家,都想勾頭看一看人家在準備甚吃食。
她這模樣,也吸引了一些坐在房前屋后做針線順便拉家常的老嫗們的注意。
旁的不說,單說嘉柔那容貌衣裝、一舉一動,都和這座普通小莊子格格不入,不怪老婦們低聲議論她的來歷。
嘉柔自是感受到了被矚目,微感不適,快步走過老婦聚集去才松了口氣。
可見識了別家熱鬧,嘉柔下意識問道“蔻蕓,咱們宅子里過年,不需準備吃食么”
“呃”
一行人昨日才到蔡州,忙忙碌碌一天安置,今早,嘉柔又準了管事的篆云回家探親,炸糕蒸餅這等瑣事反倒沒人管了。
蔻蕓稍一思索,提議道“殿下,待會奴婢去王府拿些現成的吧,咱們自己準備,有些來不及了。”
蔻蕓和篆云一樣,出自灑金巷王府,即使現在跟了嘉柔,依舊下意識將自己看作王府的人,所以這邊來不及準備,去王府拿一些在她想來理所當然。
可嘉柔聽了,卻不高興道“不用了。”
人家好歹是一國長公主,過年還吃不起東西了么人家又不是要飯的,怎好意思去王府討要。
少傾,嘉柔走到了村頭打谷場,一眼便看到混在孩子群中的女兒了。
剛剛一個時辰沒見,小丫頭蜀錦外衫上多了幾道泥巴手印,也不管地上臟,就那么和一群小泥猴坐在地上,用泥巴捏了小雞小鴨小老虎。
小手上一旦被泥巴糊滿影響靈活,反手就在身上隨意一抹
就連嘴巴兩側也蹭上了泥印,猛一看,像是兩道小胡子似得。
這還是自己那個奶香奶香、白白嫩嫩的女兒么
讓爹帶娃,就給我帶成個這
嘉柔生氣的在谷場上尋找著陳初的身影,倒也不難找,幾息后便看到了背對著自己正和一群老漢聊的起勁的那道背影。
氣呼呼上前,蔻蕓翹楚嘉柔帶了氣,忙低聲提醒道“殿下,這是在外頭”
嘉柔不由放慢了腳步
恰好,幾名老漢聊到近年來的生活變化,陶二伯慨嘆道“以前那過的叫甚日子猶記得阜昌三年冬,咱蔡州剛經歷了兩年兵災,年底朝廷忽又加了一門貢稅,說是進貢給金國皇帝的稅賦。那年大寒,咱們自己都沒有吃食裹肚,哪還有余糧交稅啊”
“可不是么”馬上有人接茬道“那年大年三十,咱莊上老禿叔一家,不就是被征糧官逼的全家上吊了么”
雖時隔多年,但說起此事,一群人依舊咬牙切齒。
另有一人帶著恨意道“若不是楚王主政淮北,咱們早晚也被朝廷折騰死呵呵,還好,禍害不長命,一家男丁死了個干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