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此刻,賈環的腦海中情不自禁地浮現出一首詩來春水碧于天,畫船聽雨眠。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還鄉,還鄉須斷腸。
那皓腕的主人隱于屏風之后,仿佛置身于江南的朦朧煙雨中,綽約窈窕的倩影引人無限遐思,不過呢,欣賞歸欣賞,生意歸生意,賈環可不會因為對方是個美女就讓步,所以拿回劇本后便徑直下樓去,沒有絲毫猶豫。
“賈公子且慢。”正當賈環走到樓梯口,屏風后的女子卻突然叫住了他。
賈環停住腳步,轉身抱拳道“姑娘還有何賜教”
屏風后面沉默了半晌,那把溫婉動聽的聲音才再次傳來,不過聽那語氣,似乎有些情緒了,淡道“這部長生殿劇本,小女子要了,就按一百五十兩的價格,不過賈公子需簽訂契約,承諾不再轉賣他人,否則按十倍賠償,如何”
賈環淡定地道“沒問題,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在下斷不可能做出如此下作之事,姑娘盡管放心。”
“小女子信得過賈公子,但是在商言商,還是白字黑字寫清楚好點,倘若日后起了糾紛,對簿公堂也有個依據不是”女子振振一詞地道。
當下,袁管事便起草了一份簡單的協議,一式兩份,雙方簽字畫押,賈環猶豫上一下,還是在協議上簽下了“賈環”二字,結果當他拿到女子所簽的協議時,發現上面只簽了一個“薛”字,不過指印卻是按上了。
賈環也不在意,反正這是一錘子買賣,銀子落袋為安后就不關他事了,而且他也不可能一書多賣那么下作,所以該協議對他來說可有可無。
“這是一百五十兩銀子,賈公子請當面點清。”袁管事將十五錠銀子鄭重地逞于賈環面前,一錠十兩的雪花銀,剛好一百五十兩,其購買力相當于十五萬rb。
賈環也不矯情,逐錠銀子驗明是真的,這才將劇本交給了袁管事,微笑道“銀貨兩清了,不過在下有個提議,袁管事若要刊印,最好分作十冊,甚至二十冊,反正不要一次性全部刊印,如此分期發行,收益理應會高很多。另外,袁管事如果有相熟的戲班,也可以將此劇分銷給他們,先出劇再出書,如此相互配合排期,如果運作得好,區區一百五十兩,還是能輕松賺回來的,甚至能斬獲數倍,乃至十數倍的利潤。”
袁管事驚訝地看了賈環一眼,這種運作模式他還沒嘗試過,細細一想又覺得似乎可行,分期發行,既可以避免一下子被人盜版去了,又能長時間吸引讀者的關注,若再加上戲劇表演助推一波,書籍的銷量應該也能大增,此計甚妙啊
屏風后的女子似乎輕咦了一聲,然后是金鐵相撞發出的悅耳聲響,應該是女子身上的飾物所發出的。
賈環此刻已轉身下了樓去,正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他這個點子的價值,其實并不亞于劇本本身,所以嚴格地來講,賈環只收一百五十兩,事實上對方還賺了,至于最后能不能運作起來,就看女子的本事和運氣了。
待賈環離開后,屏風終于撤去,屏風后面的女子也露出了廬山真面,只見她臉如銀月,目若水杏,唇不點而紅,眉不畫而翠,氣質端莊嫻雅,端的是明眸皓齒,宜嗔亦宜喜,赫然正是薛寶釵。
原來這家墨雪書局正是薛家在京中的產業之一,由于連年虧損,已經處于停擺狀態,但每月還得支付工人的工錢,所以自從到京后,薛寶釵便一直催促大哥查賬,盡快處理這些虧損的負資產。
然而薛蟠那貨傷好后,早就把查賬的事拋諸腦后了,眼中只有京城的熱鬧繁華,每日跟賈璉、賈珍、賈蓉這些人混在一起樂不思蜀,哪里還有心思管生意上的事。
薛寶釵無奈之下只好出自出馬了,連日來翻查了書局積年的舊賬,但最后卻也查不出什么來,畢竟下面挖墻腳的都是老手,流水賬做得是天衣無縫,別說薛寶釵,就連袁管事也瞧不出端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