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璉毫無疑問是個大帥哥,面若敷粉,唇似施脂,穿著白色箭袖公子服,足踏步云靴,翩然走了進書房,可是當他看到站在林如海身側的賈環時,神色明顯有點不自然了,上前施禮道“賈璉見過姑父大人。”
林如海點了點頭微笑道“璉哥兒不必多禮,這是打何處來”
“侄兒近段時間忙于回購當初售出的產業,直至今日,所幸已全部追回,還請姑父大人過目。”賈璉說完便把回購的地契屋契等逞給林如海,神色間既有如釋重負,也有一絲得意,并且偷偷地睨了賈環一眼。
賈環有些無語,林家的產業是被你賤賣的,如今追回來不過是將功贖罪罷了,有什么值得顯擺的呢
當然,賈璉的辦事能力還是在線的,這點必須肯定,不過這次能成功追回賤賣的產業,大概率也是因為林如海還活著,如果林如海真掛了,那些買家未必會賣賈璉的面子,畢竟吃進肚子里的肥肉,誰也不樂意吐出來。
林如海接過那些契票,看也不看便收了起來,雖說賈璉這個內侄子不太厚道,但終究是千里迢迢護送女兒回來,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撈點好處也情有可愿,再加上看在親戚的情面上,也不能讓他太過難堪,所以微笑道“璉哥兒辛苦了。”
“這是侄兒應該做的,如今姑父大人的病情已經大有好轉,而府里諸事繁忙,所以侄兒打算近日先回京去,至于林妹妹,此時必不愿隨侄兒回京的,不若等姑父大好了,府里再派人來接,或者侄兒親自來接亦可。”
賈璉在揚州待了兩個月,也玩夠了,又出了刁勝這趟事,挺尷尬的,所以早就想離開了,只不過林如海的病情嚴重,不好意思告辭罷了,如今林如海的病情有所好轉,再加上賤賣出去的林家物業也盡數追回了,于是趕緊趁機告辭,免得不自在。
林如海那能不明白賈璉的心理,所以點頭道“也好,不過璉哥兒還是稍晚幾天再出發吧,山高路遠,千里迢迢,來一次也不容易,姑父準備些手信給你帶回去。”
手信這個可以有,賈環也打算讓賈璉幫忙帶點禮物回去給三春和薛寶釵她們。
賈璉退出了書房,心下悵然,也頗為無趣,當初接到林如海病重的消息,賈母派他護送林黛玉火速南下,出發的前一晚,父親賈赦,還有王夫人都找過他“面授機宜”,說林姑父在巡鹽御史這個肥差上坐了這些年,家資肯定豐厚,而林家人丁稀薄,林如海膝下只有一女,換而言之,林黛玉是林家的唯一合法繼承人,所以讓賈璉好生料理,肥水可不能流了外人田。
當然,賈赦和王夫人說得沒有這么直白,但大概就是這個意思,讓賈璉把林家財產打包帶回京。
至于王熙鳳,說話就要露骨多了,而且就她那貪婪的性子,恨不得雁過拔毛,鷺鷥腿上劈精肉,所以對賈璉此行的“期望”很高,千叮萬囑的,巴不得丈夫混個幾萬兩“私房錢”回去。
結果,賈環突然間蹦了出來,林如海竟然起死回生,遺產自是不必再處理了,賈璉自然一個子兒的好處也撈不著,難免心下悵然,也自感無趣,唉,回京后少不得挨老頭子一頓白眼。
幸好,賈璉此行還辦成了一件事,否則這次真的就完全白跑一趟了。原來出發之前,賈赦交給了賈璉一批鹽引,總共五百引,大概市值九千兩銀子吧。前段時間,賈璉以六千兩的價格將這批鹽引轉手給了二道販子,而賈赦當初搞這批鹽引時,只花了一千兩銀子,所以相當于過一過手就純賺五千兩銀子,暴利得讓人發指。
在此值得一提的是,大晉的鹽引都是戶部每年統一頒發的,普通人想獲得鹽引,只有一種方式,那就是把糧食、布匹、馬匹等物資輸送到邊疆去,以此來換取鹽引,也就是所謂的“開中法”。
簡單的來說吧,由于邊地苦寒,不安全,人口稀少,糧食產量低,而龐大的守邊將士群體卻需要大量的物資供應,這對朝廷的財政造成極大的壓力。為了減輕這種壓力,鼓勵商人把糧食物資輸送到邊地,于是朝廷便想出了一個辦法,那就是開中法,將鹽引與之掛勾,鹽商若想獲得鹽引,那就必須把糧食物資等運到邊疆。
主要操作分三步,第一步是報中,每年朝廷將項目貼出來公開招標,譬如往山西運輸一石糧食,可換取一張引鹽,總共需要運送xxx石糧食。哪位鹽商若有意愿承包這個項目,那就揭榜登記,是為報中。
第二步是守支,商人如期把所需的糧食運到指定地點,領取該得的鹽引,然后便可以拿著鹽引到指定的鹽場等候取鹽,亦即是守支。
第三步是市易,鹽商在指定的鹽場拿到鹽,運到指定的區域售賣,是為市易。
所以啊,商人想拿到鹽引并不容易,這過程周期很長,而且運送糧食的路途遙遠,人吃馬喂的,往往一石糧食運到目的地后只剩半石,甚至更少,消耗巨大,無論是時間成本,還是人力成本都奇高,但是商賈們依舊趨之若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