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天收夏色,木葉動秋聲。
自中秋節打后,秋意更濃了,金陵城內外皆落葉蕭蕭,一片深秋之景。午后,一輛馬車駛入了朱雀街太平里的坊門,最后緩緩地停在了一家普通小院的門前。
負責趕車的小廝跳下馬,恭敬地道:“姑娘,到了!”
話音剛下,一名穿著綠色掐牙背心的年輕丫環便掀起車簾率先下了馬車,身形窈窕,疏著雙丫髻,生得白白凈凈的,嬌俏可愛,正是薛寶釵的貼身婢女鶯兒。
鶯兒打量了一下眼前這座不顯眼的舊院子,有點不放心地問道:“添福,環三爺就住這里?”
添福正是那名趕車的小廝,他和另一名小廝添祿均是薛蟠身邊服侍的隨從,由于上次隨薛蟠到過這里,所以知道賈環的住處,肯定地道:“鶯兒姑娘放心,絕對錯不了的。”
鶯兒聞言才轉身掀起車簾低聲道:“姑娘,是這里了。”
“嗯!”馬車內傳出一聲輕嗯,隨即,一名戴著冪籬的女子便彎著腰走了出來,雖然白紗籠首,看不清面容,但瞧那體態和氣質,定是薛寶釵無疑了。
鶯兒攙著寶釵下了馬車,一邊道:“環三爺這房子看著很一般。”
小廝添福笑著插嘴道:“跟咱們府里比,自然是沒得比,但跟大部份普通人家比,環三爺這里已經算不錯了,前后兩進,十來間房,再添些婢仆也住得下,金陵城中這種地段的房子,如今少說也值兩三百兩銀子,不是人人都買得起的。”
鶯兒吐了吐舌頭道:“說的也是,我的月錢才一兩,不吃不喝二十年也買不起。”
寶釵隔著面紗打量了眼前的這座小院,雖然舊點,但看著還行,環兄弟有祖宅不住,自己在外面置了一座小院,看樣子真的有意與賈家劃清界線,至少跟姨母(王夫人)怕是水火不容了!
念及此,薛寶釵禁不住暗嘆了一口氣,莫名多了一絲憂愁。
此時,鶯兒有點迫不及待地道:“婢子這便去叫門!”說完腳步輕快地奔向那院門。
“慢著……!”薛寶釵的心跳不由一陣加快,面紗下的俏臉更是頰生粉霞,欲言猶止。
原來那日錦衣衛把八萬兩銀子退還薛家后,賈雨村那二五仔估計是收到了風聲,竟親自將當初薛家送他的三百兩黃金原封不動地歸還了,還故作關心地探望了薛蟠,言語間隱晦地提到了賈環。
如此一來,更加證實了賈環在背后出了力,薛家上下自然感激萬分,就連薛蟠這貨都無話可說了。
連日來,薛姨媽更是感動得唏哩嘩啦的,整日念叨著要請環哥兒到家里吃飯,當面表達感謝,不過一時間又找不到合適的由頭,如果直說,又怕賈環會婉拒不來。
正好,寶釵今日辦事路過朱雀街附近,而趕車的小廝也認得賈環的住處,鶯兒這婢子便攛掇寶釵去參觀一下賈環住的住處,順便請他家去吃飯。
薛寶釵向來待人處事大方得體,但在此事上卻有點臉嫩,畢竟是未出閣的少女,在沒有長輩或同伴的情況下上門,總感覺不妥,也怕傳出去讓外人說閑話,不過賈環默默地為薛家做了那么多事,寶釵的一片芳心又豈有不感動之理,再加上多日未見,心里竟然十分牽掛,于是在鶯兒的攛掇下便半默許地來到了此地。
然而,正所謂近鄉情怯,此刻及至賈環的住處門前,薛寶釵頓時又有點害羞起來。
鶯兒顯然瞧出了自家姑娘想打退堂鼓,笑嘻嘻地道:“來都來了,又豈有不進門之理。”說著便舉手欲敲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