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發”才是精神高度集中后,特有的應對節奏,因為只有先覺察到敵人出什么招,大腦才能判斷出用什么式去應對。
只是不僅是后發制人,而是后發先至——謝元不僅動了,而且是動得非常刁鉆,一手抓住巨熊揮舞爪子的熊臂,另一只手往棕熊寬厚的腰腹上一托,身體一轉45度,然后一矮——以棕熊巨大的沖勁為引,借著這股巨力以身體作為杠桿,直接把棕熊掀起來狠狠地砸了地上。
“彭!”一聲巨響,棕熊重重地摔在了地上發出了不小的悶響——這是結結實實的一摔,而且棕熊甚至一下子還沒反應過來,嘴里只有“嗷嗚”的嗚咽聲。
“嘩!
!”整個競技場的觀眾都驚得跳了起來,只因為這手段新鮮——沒人想到還有把熊摔倒這個選項,而這也是空手的技巧,不亞于拳擊,而且一樣有效。
已經有有心人開始思考謝元這種手段對于人類的有效性,甚至有人也想過是否用同樣的手段對付熊或者老虎這類的勐獸。
得虧謝元沒有讀心,不然還得被這個異想天開的家伙給嚇到。
雖然老話講,十年功不如當年跤,學摔跤確實能一年就能應用于實戰了,但以史凱利杰群島這么窺探得到的技巧,想要跟虎熊摔跤……還得練一兩代人吧——而且這個人還得天賦異稟,有熊羆之士的基礎才行。
沒錯,謝元這次應對棕熊的技巧就是摔跤,這個伴隨著人類文明從古代茹毛飲血一路走到今天的科技文明,從不過時的古典訓練技巧。
謝元不缺力氣,但比起熊,謝元還沒那么輕松挨它的一巴掌,所以只能取點巧,用它沖過來的勢借力打力將其掀翻在地。
但掀翻在地還不夠,謝元又趁著棕熊翻起來時,攔腰抬起棕熊來了個過橋摔——“哐當!”
棕熊先一步熊頭碰地,直接讓棕熊痛的大叫,這中氣十足的叫聲,意味著剛剛這一摔甚至沒有傷到它多少。
不過謝元沒有在意,熊這種動物身上有的是脂肪和皮毛,這厚厚的兩玩意會給予它們最好的緩沖,指望摔兩下就干掉他們,才是真的天真了。
而謝元不會天真,趁此機會,在棕熊麻利地爬起來時,突然運用丹田力,用掌根借重力之勢直接勐地拍向了棕熊的腦門!
“啪!”
“嗷嗚!”被重重擊打后的棕熊兇性再也控制不住,既然自己爬不起來,那就直接一個到熊掌向著謝元拍過去。
這記熊掌足夠兇勐,如果真的拍在謝元身上,挨還是捱得住,但恐怕要修養幾天才能好。
但謝元為什么要老老實實捱這一巴掌呢?所以腳尖向下用力,往后一彈,熊掌擦著自己的胸腹間過去……都能感覺到腰上竄著一陣風。
但手上動作可沒停,謝元剛躲過這一巴掌,熊頭就掙扎著對著自己咬過來。
這熊野性,直感能力強,剛剛錯過撲擊敵人,下一刻竟然預料到謝元要抓著它的熊臂,但明顯不愿意讓眼前敵人如意的棕熊看著謝元的手選擇了一口咬過來。
這要是被這家伙咬實了,那可就等于短時間廢了只手了——所以早就有所預感的謝元馬上抽回了手,接著一腳蹬腿踢向了熊頭,鞭子一樣鞋尖直接引動巨力給了棕熊一記狠的。
“嗷…嗚”這一腳用力之大,甚至讓棕熊引起了腦震蕩,神態開始迷湖起來,動作也開始晃悠了一點。
趁他病要他命,謝元可沒有等緩過來再戰的想法,他直接上前一個大力足球踢向熊頭,力量之大甚至讓熊頭開始滲血……而這也讓熊更加遲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