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過多少時日,孫平帶著學堂教材大綱及部分內容來匯報工作進度。
俗話說每逢佳節胖三斤,眼前孫平沒胖反瘦了一大圈,想來是假期也在伏案工作的緣故。
再想節后朝堂上那些富態官老爺們
嗐花素律摸摸自己下巴,不知道每日四餐外加一頓下午茶,有沒有長點肉
看過內容后,花素律點點頭。
不愧是原著中點名點姓寫出,辦事能力高效的正面人物。
只不過這國防歷史一冊還是有些問題
“有些問題不必講那么隱晦。”
花素律翻到某章示范頁,逐字指給孫平看“比如這里,羅卡之戰。我朝將士為守羅卡城,戰死數十萬人,寧死不降。”
她抬起頭,對孫平說“朕記得那場仗打了近一年,二十余萬將士戰死羅卡,鎮國大將軍的父親忠勇候亦在此戰捐軀。為何不寫”
孫平抱禮回答“回皇上,是大將軍說,男兒保家衛國理所應當,不必多加詳述。”
花素律不禁一愣。
確實像武利智能說出的話。
說起來,武利智也不算多幸運的人。
十二年前,羅剎、大俞摩擦不斷。武利智之父奉旨出征,駐守北疆邊線城,羅卡。
后羅卡城被敵軍所圍,附近州城駐守軍派八千人救援。
但過后從總體戰況來看,這不過是上將為了敷衍更高階層,從而讓八千人送死罷了。
次年初雪時分,開戰后第十月,羅卡城破。
向來有屠城的傳統羅剎軍,此次進城未屠一人。
原因在于,他們進入羅卡城時已是滿城尸骸。
唯有不到百人羅卡守軍,尚有一息。
但在城門被破后,守軍集體殉國。
遂羅剎軍,無一人可殺。
作為大俞極北之域的羅卡,糧產并不富足,主要靠動物皮草、山珍野貨與南方交易獲得。
那年開戰是在冬日,羅卡存糧有限。
依照往年記錄推測,羅卡被圍后第四個月,城內應該就沒糧可吃。可羅卡守軍卻足撐了十個月
這十個月的苦等,卻終沒等到解救的援兵。
當年救援遲遲不到的原因,是朝中文武不和。武將主守,文臣主戰。
在那十個月里,文臣先為證武官無能,從而親自上前線指揮,結果在敵軍臨城前偷偷逃命,棄百姓與兵士不顧,致十幾萬人被屠。
后與羅剎國長久扯皮無果,最終導致大俞北境被下三州五城,羅卡城硬生生被圍成一座寒冰孤島。
原本身體不佳的武夫人,在聞聽羅卡守軍無一人生還的消息后悲極離世。
獨留下一個四歲的弟弟給武利智。
那一年,武利智十二歲。
他未因此怨恨朝廷。
反在羅卡城淪陷后第四年,披甲從軍。
借先父母的面子拜訪舊友,花了大批錢財打點關系,入北軍當個領軍五千的小將領。
隨后帶兵打仗,不過一年嶄露頭角。
再往后不到兩年的時間內,武利智不僅阻止羅剎軍繼續推進的陣線,還奪回淪陷的三州五城。
一雪前恥,為父報仇。
先帝大喜,封他做鎮國大將軍。
那時的武利智可謂少年得意,風頭無兩。
可誰又能知,當他奪回羅卡城,見到自己父親的衣冠冢,見到當地記錄時,他心中是何種感受
“草木皆盡,牛皮絲棉食之盡無,軍民無所果腹,大饑。先女后子,先老后少,人相食之。”
“武將軍傷重難治,尚存之際,令卒活解己軀,命卒分食。”
“將軍遺命守城待援,寧死勿降。”
小說中未有描寫武利智那時的情緒,他究竟是什么樣的心情,無從可知。
若將自己代入那種情景
花素律眼前朦朧,只覺心中萬分沉痛,如壓巨石。
“寫”鎮靜下心神,花素律道“羅卡軍民寧死不降,何等氣節為何不寫”
她對孫平認真堅定道“將羅卡之戰前因后果都寫清楚,讓百姓知道,朝廷從不曾忘記那些為國捐軀的將士不曾忘記罪人犯下的罪”
天才本站地址。小說網閱讀網址,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