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素律只坐在上頭瞧見江若谷一下說這么多話,著實罕見。
這回的戰事不是個大事。
原著里,此事起因是大汗忽然病重昏迷,草原內亂起來,各個部落相互聯合趁此廝殺起來。
之所以襲擊熙寧,是某一支部落因為戰得辛苦,便想將大俞拉入局。待大俞出兵,他們好渾水摸魚。
實際上,這支部落不僅偷襲大俞,意圖破壞盟約。后來還聯絡西芒,想賣國求榮。
當然,這都是后話。只說眼前這事,也好解決。
原著里此事出后不久,大汗有驚無險地蘇醒過來,并且很快穩定了情況。因為此事,提前數月派出使臣出使大俞,只為解釋此事,使兩國繼續維持安定。
問題是,這事提前了好幾個月發生,那還能按原定情況發展嗎?
“依臣之見,應速速集結兵力到西北邊線,以防生變。”武利智道:“皇上,不止是鄰近草原的城鎮,西芒與羅剎的防線也需拉緊。”
花素律聽著,眉頭微皺:“這樣,會不會太大動干戈?”
“大將軍所言不無道理。西芒虎視眈眈,羅剎又素喜趁勢而為。此回狀況緣由未知,不止西芒,羅剎國也不得不防。”江若谷沉思答道。
緒正又問:“可動作太大,也會叫鄰邦以為我朝膽小如鼠,一點風吹草動便會膽戰心驚,屆時豈不成了笑料?”
“若是真打起來,準備不足,叫人打得節節敗退才叫笑話!”武利智冷聲反駁。
這一下,剛平和不過幾息的朝堂上又吵起來。
一群人現下就北部、西北及西的邊線如何布置又爭吵起來。
緣故是花素律提的那話,畢竟她知道后續進展……
看這一群人為了她知道的結果爭吵不休,頓時感出些無聊。
她再度化身沉思者,一臉的冤種色。等著他們吵得差不多,開始葫蘆娃叫皇上的時候,再摻和進去。
調兵這事,武將主張立刻展開防備。
文臣說現在已近年末,各項錢款吃緊,不久進入冬季,北邊寒災一來本就要有大筆的銀錢要開銷出去,若軍隊再大批的駐扎過去,那開銷將不可估量。
雙方各執一詞,是各有各的理。
花素律坐在上頭打個哈欠,瞧下頭難得見江若谷活躍起來,與武利智站在一邊兒與其他大臣辯話。
過了許久,下頭的大臣們是越戰越亢奮,雙方攻擊趨勢越來越灼熱,甚至有人開始不講理進行人身攻擊,儼然有忘了上頭她這位皇帝的趨勢。
花素律瞧著,聽自己肚子擂過第三遍鼓,她悶頭咂咂嘴,抬手招來身邊的小太監對她耳語幾句后,悄不做聲地在太監們的掩護下遛走……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