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電影公司,自然少不了萬達、華誼、博納、光線、樂視五大民營公司。在整個電影行業,五大不管是在作品的產出和口碑,以及公司的個體影響力上,都有著不可忽視的地位。盡管如此,但不可否認的是,五大目前的生存現狀都開始有了不同程度地變化。
與此相對的,近來電影行業卻接連爆發出很多新銳公司,像嘉映影業、和和影業、真樂道等等。雖然這些公司在產出量和影響力上不及五大,但它們均出現過至少一部的高口碑爆款作品,實力不容小覷。
對此,一起拍電影(ID:yiqipaidianying)通過這三年國內電影市場出現的爆款作品,盤點出隱藏在其中的25家新銳電影公司。據統計,在2016年至今的111部過億國產片中,由這25家新銳公司參與主出品的影片就有53部。而這25家公司,大體也可以分為以下五類。
注:1、所選公司的注冊時間均在2010以后,并至少有一部以上的爆款作品;
2、排序不分先后;
3、以公司主控項目為參考基礎,聯合出品為輔助。
導演型:讓位法定代表人,掌握實際主動權
在上述統計的25家公司中,有11家公司都屬于導演型公司。其中,橙子映像的鄧超,真樂道的徐崢,騁亞影視的陳思誠屬于由演員轉型為導演,繼而創建自己影視公司的一類。剩下的,像七印象的管虎、壞猴子的寧浩,東陽美拉的馮小剛等則都是實實在在的導演。
通過表格信息也可以看到,這11家公司雖然都是導演的公司,但大部分公司的實際法定代表人卻另有其人。
像鄧超橙子映像的代表人是錢瑞,徐崢真樂道的代表人是其經紀人劉瑞芳,管虎七印象的代表是其妻子梁靜,寧浩壞猴子的代表人是王易冰,陳國富工夫影業的代表人是陶昆,田羽生新圣堂以及馮小剛東陽美拉的代表人都是其大股東華誼的創始人王中磊,陳思誠騁亞影視的代表人則是其大股東萬達的總裁曾茂軍。
▲鄧超
雖然讓位法定代表人,但可以明顯看到,這些法定代表人和公司的關系尤其密切,而且基本上都是股東身份。另外,“讓位”也可以使明星導演不分心于公司管理,而是專注于內容把控和創作,掌握真正的主動權。
拿壞猴子來說,寧浩在公司的職位是藝術總監,王易冰則是CEO。寧浩曾在采訪中提到,“我只懂創作,不懂宣傳,得找個人來幫我”,而王易冰就是寧浩需要的這個人。在具體的公司事務上,任何與內容相關聯的都由寧浩把關,但真正的決策者還是對市場和宣發更加了解的王易冰。
▲寧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