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帝書閣
中午回去的牛車上,出來陳遠海以外只有蘇末,可算是清凈不少。
一路的日頭都被云給遮了,還時不時的有風吹過,蘇末挑眉,余光瞥過天邊的烏云。
陳遠海昨日送村長去縣衙,聽了一嘴,知道這田地改善已經提上日程,這會樂呵呵地送蘇末到了顧家老宅。
“顧家嫂子,到了。”
他停下牛車,目光看向那些東西。
“我幫你拿進去吧”
“不用了,我叫平安他們出來拿就成。”
蘇末笑著拒絕。
寡婦門前是非多,陳遠海雖才十七歲,但在這個世界,已經到娶妻生子的年紀。
“成,那我先走了。”
陳遠海看著蘇末將東西拎下來,笑著回了句,隨即揮鞭打在牛屁股上。
蘇末目送牛車離去,隨后站在門口朝里面喊道“平安、錦年、杏年,出來幫娘拿東西。”
“娘回來了”
顧平安和顧杏年聽見動靜,馬上扔下紙張,往外跑去。
顧錦年也放下書籍,跟在后面。
顧杏年跑的慢,見自己落后面,嘴巴撅的高高,有些不開心。
追上她的顧錦年注意到,立即放慢腳步,抬手牽住顧杏年“哥哥跟你一起走。”
顧杏年頓時露出笑靨。
兄妹兩手牽手走出去,顧平安已經在蘇末身邊幫著拿起竹簍。
顧杏年聽見了嘰嘰喳喳的聲音,眼睛眨了眨,松開顧錦年的手湊過去。
“娘,什么東西在叫呀”
“娘買了些小雞崽和小鴨崽回來。”
蘇末笑著指了下竹簍,隨后將糖葫蘆拿出來,遞給顧杏年。
“給,你跟哥哥們一人一根,快拿進去吧。”
糖葫蘆用油紙包著,香甜的味道卻絲毫擋不住,顧杏年的目光被吸引,咽了咽口水,略顯肉肉的小手接過三根糖葫蘆。
“謝謝娘親”
顧杏年乖乖的道謝,隨后撒丫子就跑進了廳房,爬上椅子,卻是將糖葫蘆放在桌上,等著哥哥們一塊再吃。
蘇末將小雞崽和小鴨崽放到庭院的那個棚子邊,用木板隔出一塊封閉的空地,將雞鴨放進去,撒了些稻殼。
顧平安和顧錦年則是將菜和老母雞以及雞蛋放到廚房。
蘇末走進廚房,舀水洗手,余光掃過兩個孩子。
“快去把糖葫蘆吃了去,天熱,不可久放。”
吃了糖葫蘆沒那么快想吃飯,正好可以去弄些竹子,編個竹籠用來給雞鴨住。
蘇末不打算將小雞崽和小鴨崽散養在庭院里,不然到時候拉的到處是雞屎鴨屎的,臭氣熏天。
弄個竹籠,像幼時在家中養雞鴨一樣,天亮把雞鴨放出去覓食,天黑了就關進籠子里,然后提進屋里,免得被人偷走。
回想起幼時她跟著母親驅趕雞鴨進籠子的場景,蘇末嘴角不自覺的上揚,眸中浮現出暖色。
那是末世前,她與母親之間難得的、短暫的溫馨時刻。
思緒收回,蘇末神色平淡下來,淘米生火,用小火慢慢蒸飯。
隨后上山砍了些竹子,劈成細條,按照木工全書的提示編織出一個竹籠,像橫放的圓柱體,一面縷空,尋來麻繩固定個竹編板,像可以隨開隨關的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