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人下山,挑了一處田角。
田埂不算高,蘇末抬腿下去,指著田,給大家伙講解挖田的要求。
就是往下挖,深耕,到時候水才能更好的往下滲透,將田里的鹽度降下去。
同時在將田埂給填高些,方便蓄水。
漢子們聽罷,紛紛下田忙活起來。
蘇末也沒閑著,在山里尋淡水,待找到幾處泉眼后,記下位置和路線,然后回家去西山,砍了不少竹子。
村里的漢子都老實本分,沒一個偷懶的,李封和其他兩個衙役監工一上午,發現實在沒什么好盯的。
正好蘇末那邊需要人手,眼巴巴地跑過去幫忙。
他們可都聽說,這顧夫人跟方夫人相識,還因此被縣令大人認為義妹。
三個人,用縣衙的牛車,幫著蘇末將竹子從顧家老宅拉到了田那邊去。
因為田埂高,牛車沒法從田里過去,三人便一人扛幾根竹子在肩頭,走在田埂上。
來回走了三趟,才將所有竹子搬過去。
竹管引水,蘇末也算是一回生二回熟,再者還有其他三個人幫忙,一個下午,就將所有竹管給搭好了。
李封和其他兩個衙役還是頭一回見這樣的操作,不用挖渠道下來,用些竹管,就把水給引下來了。
三人稀奇的看了好一會,才挪開目光。
竹管接好了,就等著田挖好,然后蓄水。
蘇末走在田埂上,上回她就是大致看了下田地的位置,沒仔細看,這次才發現,有些田的田埂出奇的高,壓根不用再繼續圍埝。
她將七畝田都看了一遍,心里有了成算,將自己的想法告訴給村長。
村長也覺得有理,但不敢擅自做主,招來李封,讓他夜里回去后問過方仕。
次日,李封帶來方仕的口信。
凡是以蘇末為主。
村長這才安心,讓漢子們微埝的時候,估摸著離田有三尺高就成。
這可算是省了事,大家伙干活也快,七畝田,五十個人,十天不到就耕好了。
竹管在挖好一塊田后,就開始引水,如今靠近山邊的那塊田已經積水一半了。
完工的那日,方仕也來了。
景雍帝近幾年猜疑心漸長,除了自己一手培養長大的黑甲衛統領顧欽寒,誰都不信。
而年前,顧欽寒查破一處鐵礦,雖未查到四皇子頭上,但也讓四皇子損失慘重。
四皇子有些等不起了。
景雍帝的身子硬朗,最少都能再活七八年,而膝下子嗣又多,去年還有新的皇子誕生。
再等下去,四皇子只會有更多的競爭對手。
因此在方仕將引水洗鹽一事書信告知四皇子后,四皇子便問此事年底可能有成效
若是可行,屆時他在運作一番,化斥鹵為膏腴這么大的功績,莫說官復原職,再上一品階,也并非不可能。
方仕心里想著四皇子的信,跟蘇末走在田埂上,目光掃過已經開始積水的田。
他道“最快也要等到明年才能種植嗎”
當然不是。
蘇末心里想,有土質改善液,滴下去,第二天就能種。
但這肯定是不能說的。
“這個不好說。
這田每蓄水滿三至四天便換一次,到底什么時候能將土中的鹽洗掉,我也沒法確定。”
蘇末道,目光瞥過翠綠的山峰,她想了想,又說
“不過,等這田埂能長出跟山里一樣的草來,這田也就估計能種莊稼了。”
方仕若有所思的點點頭,又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