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想在家搞種植的話,這幾年可以搞,但過幾年就得看情況了。”
卜中石知道今年舅舅家的果園大豐收了,其實他們家之前也討論過要不要跟舅舅家一樣開墾果園種荔枝和西瓜,但他們村的山頭并不多,不像舅舅家那樣能分一整座山,他們家是跟叔伯家一起瓜分一座山頭。
這山頭分得不多,而且還不好管理,如果不能把果園給圍起來,到時水果成熟了,都不夠人偷的。
而想把果園圍起來,難度又比較大。
舅舅家是把那些帶鉤刺的植物種到山腳下,把整座山都給圍起來,他們家要是想把果園圍起來,那不僅是在山下種這些鉤刺植物,在山上還得沿著他們家的分界線種植。
這工程倒也不算大,關鍵是這玩意拿來防外人還好,可在山上沿著分界線種植,那不是代表連自家兄弟都信不過嗎?
而且那樣做的話,這些鉤刺植物在山上也會占去不小的面積,感覺有些劃不來。
總之,出于種種考慮,讓他們家暫時沒有種植水果的打算。
鄧世榮豎起
你們要是提前準備,然后大量種植甘蔗的話,應該還是能賺到不少錢的,至于這錢能賺多久,這個我也說不準。”
這話一出,三姐一家聽得都是眼中一亮,這條路聽著也挺靠譜的。
鄧世榮豎起
卜中石跟卜小石聞言都是一陣心動,每個月25塊錢對于他們來說已經很多了,而且那是到縣城工作,跟在村里完全不是一個概念,兄弟倆心中還是比較向往的。
鄧世榮繼續豎起
這話一出,卜中石兄弟就更加心動了,自己做生意當老板,這誰不想啊?
鄧世榮豎起了最后一根手指,說道:“這最后一條路,是讓你們去搞運輸,不管是客運還是貨運,都能大把大把的掙錢,有機會成為真正的有錢人。但是這條路風險太大,到底要不要走這條路,由你們自己來決定。”
對于自己的親外甥,鄧世榮確實夠照顧的,直接給出了五條路,每一條路都是切實可行的。
不過,前面的四條路,都只能賺點小錢罷了,想真正的發財是很難的。
而這最后一條路就不一樣了,那是完全有機會成為億萬富翁的,但風險也確實比較大,在說出這條路的時候,鄧世榮心中還是挺矛盾的,既希望外甥他們能夠選擇這條路去拼搏,又擔心他們選擇這條路。
首先說貨運,這個年代跑貨運,跟后世跑貨運,是完全不一樣的。
后世的貨運司機,是真的只能掙個辛苦錢,但這個年代搞貨運不僅能掙到貨運的錢,頭腦靈活的還可以利用貨運的便利,從其他城市進一些便宜貨回來賣,這里又是一大筆收入。
而且,要是接到大活,還能發展車隊,一輛變兩輛,兩輛變四輛,搞個一百幾十輛的運輸車隊出來,自然而然的就能夠日進斗金了,經營好了成為億萬富翁根本就不難。
再說客運,現在的客運基本都是國營和集體,個體客運要到一兩年后才會出現。
在后世,由于受到高鐵動車帶來的沖擊,汽車客運已經是日薄西山,不復當年的巔峰了。
但是現在才1982年,正是國內汽車客運開始蓬勃發展的時候,尤其是幾年后形成了去廣東打工的浪潮后,搞這種長途客運能賺得盆滿缽滿。
要是搞成客運公司,成為億萬富豪那是很簡單的事情。
然而,話又說回來,不管是搞貨運還是客運,那都是充滿風險的事情。
這風險是來自多方面的,首先是面對的是車匪路霸,八、九十年代的治安環境之前已經提過了,不用再重復。
其次是要面臨同行的競爭,這個年代屬于野蠻生長的年代,商業競爭可不像后世那么溫和,說句不夸張的,這個年代搞運輸的人都是敢打敢拼的人,沒點霸氣根本沒辦法在這一行混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