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鄧世榮坐在一起的少婦,她跟她兒子吃的是最常見的紅薯。
坐在他們對面的是一對夫婦,看著應該有五六十歲了,他們帶了白粥配咸菜,另外一人還有一個煮雞蛋。
在這對夫婦剝雞蛋的時候,一直安靜坐著不吵不鬧的那個四五歲的孩子,一邊吃著紅薯,一邊眼睜睜的看著那對夫婦手上的雞蛋,眼中流露出的那種渴望誰都看得出來。
老年夫婦對視了一眼,最終大娘把她的煮雞蛋掰成兩半,把其中一半遞給小男孩,說道:“孩子,拿去吃吧!”
小男孩非常心動,下意識的伸手,但伸到一半,才想起什么,連忙抬頭看向母親,問道:“媽媽?”
如果是少婦自己,她肯定會拒絕對方的這份好意,這個年代大家都不容易,雞蛋也不是想吃就能吃的東西。
但作母親的,看到兒子那渴望的眼神,她根本就沒辦法拒絕,只能艱難的點了點頭,說道:“快謝謝奶奶。”
見母親同意,小男孩難得的露出了笑容,伸手接過那半只雞蛋,道謝道:“謝謝奶奶!”
大娘笑了笑,說道:“不用謝,孩子,快吃吧!”
盡管小男孩都快流口水了,但他還是把那半只雞蛋先遞給媽媽,說道:“媽媽,你先吃!”
兒子的懂事讓少婦既高興又心酸,她柔聲說道:“媽媽不吃,你自己吃吧!”
小男孩“哦”了一聲,然后就津津有味的吃起了雞蛋。
這一幕,鄧世榮都看在眼里。
他想了想,把手伸進麻袋里掏出了一個油紙包,當然他這個動作只是掩飾,實際上這個油紙包是從系統空間里掏出來的。
把油紙包打開,里面赫然放著六只大肉包子。
然后,鄧世榮拿起其中兩只大肉包子,遞給小男孩道:“孩子,這個給你,拿去跟伱媽媽吃吧!”
小男孩正小口小口的品嘗著難得吃到的雞蛋,看到鄧世榮遞過來的兩只大肉包子,好奇的問道:“伯伯,這是什么啊?”
在后世,別說三歲了,就是兩歲的孩子都認識包子。
但這個年代不一樣,城里人或許都認識包子,但農村孩子還真不一定見過包子,更別說是吃了。
當然,這種情況主要是針對不怎么吃面食的南方。
所以,小男孩不認識包子,是一點都不奇怪。
鄧世榮微笑道:“這是包子,很好吃的。”
孩子還沒回答呢,少婦就出聲道:“大叔,這個太貴重了,您留著自己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