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蔣小雪找到孩子的父親后,鄧世榮便放心的離去。
吃的東西系統空間里有,沒必要浪費時間去找吃的,連坐了那么多天的火車,不管是身體還是精神都挺疲憊的,現在時間也不早了,他便找了家招待所休息了一晚。
次日。
經過一夜的休息,疲憊一掃而空的鄧世榮,從系統空間中拿出兩只熱氣騰騰的肉包子解決早餐,然后就開始去辦正事。
鄧世榮的系統空間里面,存放著63噸多的龍眼,那么多龍眼想要短時間內賣出去,零售那是不可能的事情,唯一的辦法就是走批發的路線,或者找一個實力強大的商家直接把這批龍眼吃下。
最省事省力的辦法自然是找個實力強大的商家直接吃下這批貨,但鄧世榮在京城沒有什么人脈關系,也不認識實力強大的商家,所以這個辦法暫時只能列為備選。
走批發路線的話,是切實可行的,畢竟京城市場龐大,63噸多的龍眼說起來多,但分散在整個京城,那就不算什么了。
只是,這個年代不像后世,有專門的水果批發市場,甚至連真正的批發市場,都要到幾年后才會出現,所以想尋到那么多愿意來批發龍眼的商人,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不過,也不是一點頭緒都沒有。
鄧世榮來了兩次京城,之前為了買四合院還跑了很多地方,對于京城不說有多了解,但一些比較有名的地方,他還是知道甚至去過的,比如說這個年代客流量極大的東風市場,他就去逛過一次。
東風市場,原名是東安市場。
這里雖然不是批發市場,但作為京城建立最早的一座綜合市場,做各種生意的都有,來這里找商戶推銷龍眼,鄧世榮還是有信心把這63噸多的龍眼推銷出去的。
還有一個辦法,就是到百貨公司的批發站點去守株待兔。
百貨公司跟供銷社,是這個年代的龐然大物,各級批發站遍及全國各地,這個年代全國各地的商家很多都是在百貨公司和供銷社的各級批發站進貨。
鄧世榮到批發站點去守著,然后向那些來進貨的商家推銷,想來應該會有不錯的效果。
當然,還有一個辦法,就是直接去跟百貨公司與供銷社談收購,這是最簡單也是最有效的一種辦法。
但鄧世榮心中卻有些猶豫,畢竟以這兩家龐然大物的運輸能力,都沒辦法把南方的龍眼運到京城來賣,現在有人把新鮮得如同剛采摘的龍眼運到京城來賣給他們,會引發什么樣的后果,還真的很難揣測。
思來想去,最終鄧世榮打算低調一點,不去接觸百貨公司與供銷社,而是到東風市場去,看看能不能物色幾個有實力又靠譜的商家,然后把龍眼批發給他們。
以他們在本地的關系網以及銷售渠道,相信這十多萬斤的龍眼銷售是難不倒他們的。
想到這里,鄧世榮便不再猶豫,直接坐車前往東風市場。
……
如意鮮果鋪。
這是東風市場最大的一家鮮果鋪。
鮮果鋪的老板叫周勝利,是一個四十多歲的中年人。
他家往上數五代都是商人,要是活在太平盛世的話,那他高低也是個富家子弟。
可惜國家不幸,近百年來外敵入侵,戰爭頻發,周勝利的爺爺和父親空有一身經商的本事,卻沒有用武之地,只能小打小鬧賺點錢養家糊口。
改革開放后,國家逐漸放開經商限制,甚至鼓勵個體戶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