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作為主人,在電視機前面,鄧世榮早就讓兒女們擺好了兩排小板凳,這是留給自家人還有村里比較有身份的人坐的。
到了六點半,來到鄧世榮家的村民,人數即便沒有一千,也絕對不會少于八百。
時間到了,鄧世榮便打開電視機,開始了那耶村
這個年代的電視節目,其實是真的沒有什么看頭。
不像后世的電視,里面各個年代的電視連續劇以及電影可謂是多如牛毛,正在播出的電視連續劇也有不少,另外還有各種動漫、綜藝、美食、體育、新聞、紀錄片以及各種短視頻等等,堪稱五八門,讓人一頭扎進去就出不來。
而現在這個年代,直到去年才有了《敵營十八年》這一部電視連續劇,其他的都是一些質量一言難盡的單本電視劇。
不過,鄧世榮對這些質量堪憂的電視劇不感興趣,但村民們卻都看得津津有味的。
哪怕是后面的那些村民根本看不清楚電視畫面,但能模模糊糊看個人影,再聽到電視中傳出來的對話聲音,他們就已經很滿足了,一點都沒有想離開的心思。
這一夜,鄧世榮家的電視從六點半一直放到晚上十點才結束。
整個過程,除了少數老人熬不住提前離場以外,絕大多數村民都堅持到了最后。
至于小孩睡著了,那就抱著讓他(她)睡,不影響村民們看電視。
散場的時候,回家同路的村民,都不斷的議論著剛才看到的電視節目,想到以后每天晚上都可以來九叔(公)家看電視,一個個都覺得這日子是越過越好了。
等村民都離開了,鄧世榮看著兒女們也沉迷電視的模樣,不由得告誡道:“小嵩,你們星期六回來偶爾看一下電視就行了,可不要沉迷進去,然后荒廢了學習,知道沒有?”
鄧允嵩見父親只點了他的名,知道父親對他是寄予了厚望,當即收了收心,說道:“爸,我知道了,不會耽擱學習的。”
鄧世榮嗯了一聲,他對于三兒子確實是寄予厚望,前世相同的家庭,相同的教育,最終幾兄妹中就只有三兒子考上了中專,畢業后成功進入體制,這一世在他的干涉下,徹底改變了二兒子的讀書命運,成功考上了北大。
而前世在讀書上更有出息的三兒子,他心中的期待值自然不低。
鄧允珠與鄧允華對視了一眼,都不敢吭聲,他們不管有沒有沉迷電視,學習成績都是平平無奇,這樣的學渣在父母談到學習問題時,最好的辦法就是保持沉默。
最小的鄧允恒,學習成績雖然比不上二哥和三哥,但比二姐和四哥,那就強得多了,他也保證道:“爸,看看電視,不會影響到我學習的。”
鄧世榮點頭道:“行了,你們心里有數就行,時間也不早了,都回去睡覺吧!”
兒女們應了一聲,便各自回自己房間睡覺。
……
接下來的時間,白天村民們都出去干活,下午早早吃完飯就來鄧世榮家占位,每天晚上都是幾百人聚過來看電視,有本村的也有上下二三村的。
而在村民們的幫助下,原計劃一個月左右搭好的木棚,也只用了一個多星期,就搭建好了。
這木棚以龍眼樹為中心朝四周延伸開來,因為有龍眼樹在,所以木棚的中心自然沒辦法全部合攏,下雨的時候難免會有少量的雨水從木棚頂部漏下來。
不過張家祖孫在木棚頂部那里用了個小技巧,這少量的雨水只會沿著龍眼樹的樹身漏下來,不會流到其他地方去。
在木棚上方的木梁上,鄧世榮還拉了一條電線,安裝了一個電燈泡在那里。
整個木棚與龍眼樹完美的融合在一起,看起來還是比較美觀的,鄧世榮非常滿意,便掏出十張大團結遞給張爺爺,笑道:“親戚,這幾天辛苦你們了,這錢你們拿著。”
張爺爺見狀連忙擺手道:“九叔,這錢給多了,我們才干幾天活啊,給一半就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