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后面越來越嚴重,有一天甚至痛到暈倒,被送去醫院治療才知道她患有胃病。
不過,那都是她分家以后的事了。
原本分家,是很多做兒媳的夢寐以求的事情。
畢竟分家之后,頭上沒有婆婆管著,就可以自己當家作主了。
但那都是嫁過來多年后的事,剛嫁過來的新媳婦,自然不在此列。
現在農村人結婚都比較早,就拿鄧斯武夫婦來說吧,他剛滿二十歲,他媳婦才十八歲,這么年輕就要自己撐起一個家,換作誰心里不慌啊?
這不是養活自己就行了,接下來生孩子沒有父母幫忙,會有多艱難只有經歷過的人才懂。
所以,知道是怎么回事,鄧世榮自然要勸上一勸,他看向鄧昌新,說道:“昌新,你這二兒媳才娶回來幾個月,就這樣把人家分出去單過,肯定會被人說閑話的,我覺得你還是考慮一下吧!”
鄧允軍也跟著勸道:“昌新,九叔說得對,你確實要考慮清楚,就算真的要分,起碼也過個一兩年再分啊!”
鄧昌新嘆了口氣,愁眉苦臉的說道:“九公,隊長,你們說的我心里都明白,但這家是不分不行了。”
俗話說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鄧世榮也沒有插手人家家事的意思,這種事情不管你處理得有多公正,都會有人不滿,所以沒必要多管閑事,勸了一句之后,他就不再多話,而是當起了見證人。
鄧允軍等人也一樣,大家都只是善意的勸上一句,見起不到作用就不再多說。
接下來,鄧昌新就在鄧世榮等人的見證下,給兩個兒子分家。
分家的過程中,鄧世榮他們這些見證人,都看出鄧斯武這個媳婦是被婆婆針對了,比如說分谷的時候,說這谷大兒子和大兒媳出力比較多,要多分。
還有分地的時候,說生產隊分田地大兒媳和她的孫子都領了一份,所以要多分。
分其他東西也都類似,反正都是大兒子分得多,二兒子分得少。
原本鄧世榮他們只是來做個見證,人家的家怎么分,他們也管不著。
但是,當大嫂提出要拿鄧斯武結婚時買的一件皮衣出來打價分,而且當婆婆的也同意后,鄧世榮就實在看不下去了。
前世的鄧世榮也經歷過這一幕,這件皮衣是鄧斯武用自己賺的錢,了25塊錢買的,真的被拿出來打價分,當時他雖然覺得她們做得實在過分了,但還是那句話,這是別人的家事,最終他和隊長他們都沒有插話。
可這次,鄧世榮忍不住了,出聲道:“之前的就不說了,這衣服就沒必要拿出來分了吧?再怎么說也是親兄弟,難道分了家之后就老死不相往來了嗎?”
鄧允軍等人同樣看不下去了,如果九叔不出聲,那他們也不會多事,但既然有九叔帶頭,那他們自然要幫腔說上幾句。
“是啊,其他的東西怎么分都無所謂,這是你們一家人的事,但一件衣服都要拿出來打價分,確實過了。”
“俗話說人情留一線,日后好相見,這衣服確實沒必要拿出來打價分的。”
“昌新家的,這也是你親兒子啊!”
“……”
看到九公以及隊長等人出聲,鄧昌新的臉上也掛不住了,瞪了老婆一眼,說道:“衣服就算了,繼續分其他的吧!”
大嫂聞言心中稍微有些遺憾,但九祖都出聲了,她哪里敢多話啊!
于是,略過衣服不提,繼續往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