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杰大隊。
在四五百族人的矚目下,鄧世榮這個新族頭發表了一番影響深遠的講話。
“脫貧致富,這四個字說起來容易,但做起來難。”
鄧世榮看著底下安安靜靜聽他講話的族人,沉聲說道:“以前就不說了,就說分田到戶之后的這一兩年,因為種出來的糧食在交完公糧之后,剩下的都是自己的,所以大家的積極性都得到了提高,一個個都發力去干,收獲確實比以前多。
而且,大家也多養了幾頭豬和不少的雞鴨鵝,日子看著是越過越好了。
但是,想要脫貧致富,光靠這些是做不到的。”
聽到這里,當即就有族人出聲道:“九公,我們現在都學你,把分下來的山嶺都開墾成果園了,等種上荔枝樹以后,應該就能脫貧致富了吧?”
又有族人接話道:“是啊九公,你今年光是賣荔枝就賣了一千多塊錢,西瓜更是賣了將近五千塊錢,我們現在把果園都開墾出來了,等天氣轉暖了就種上荔枝樹和西瓜,那不是很快就能脫貧致富了嗎?”
鄧世榮笑道:“確實,現在開墾果園種植水果的話,在接下來的這幾年應該是能賺到不少錢,讓大家都能過上幾年好日子,但隨著種植水果的人越來越多,這錢恐怕就越來越難賺了。”
人群中的鄧允貴點頭道:“九叔說得有道理,不管什么東西多了都不值錢,就連人也是一樣的,我剛生
這話一出,全場哄堂大笑。
這樣的經歷,可不止是鄧允貴有,在座的超過八成都是當家長的人,大部分人都有類似的經歷,在生
可等兒子多了之后,那態度就不一樣了,動輒就提起來打,待遇真的截然不同。
“所以說,想靠種果樹發家致富,除非是承包大片的山嶺出來種,否則單靠咱們那點山嶺,肯定是做不到的。”
鄧世榮繼續說道:“還有養豬和養雞鴨鵝之類的,這也是一份不錯的收入,但除非是大規模養殖,要不然光靠那幾頭豬和幾十只雞鴨鵝,是不可能發家致富的。”
鄧允強托兒子兒媳的福,是整個邦杰大隊
這個問題的答案,是在場的人都想知道的。
于是,一個個都看向鄧世榮這個新族頭,等待他的回答。
“想要脫貧致富的方法有不少,比如做生意,承包山嶺搞種植,或者大規模搞養殖,都是有機會脫貧致富的,但是這些方法都有著不小的風險。”
鄧世榮一一講解道:“就拿做生意來說,這世上沒有穩賺不賠的生意,做任何生意都是有風險的,要是一不小心虧了的話,那多年來辛辛苦苦攢下來的本錢可能就這樣折騰沒了。
承包山嶺搞種植也是同樣的道理,據我所知龍潭的胡椒場,就因為今年的低溫霜凍天氣把樹都凍傷凍死了,而且我們這里經常有臺風,要是大規模種植遇到這樣的自然災害,很可能也會讓你血本無歸。
大規模養殖的風險更大,這玩意一個不小心發了瘟,那就是一死一大片,只要碰上一次,那可能幾年甚至十幾年都白干了。就算不發瘟,養出來了也不見得就能賺到錢,這里面的門道多著呢!
所以,以上的這些方法大家可以去嘗試,但估計只適合少數人去做,真正適合所有人去做的,在我看來只有一個,那就是教育好兒女,讓他們去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