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昌壽忍不住問道:“允發叔,你說我們捐多少合適?”
鄧允發想了想,說道:“我準備向允貴看齊,也捐個388塊錢,你要是也捐這個數的話,那我們的個人捐贈排名雖然不是最高的,但加起來就足以把我們村頂到
鄧昌壽拍腿道:“行,那咱們就捐這個數,把我們秧地坡村頂上
在場的村民聞言都不由得歡呼起來,雖然出力的不是他們,但身為村里的一員,集體榮譽感還是有的。
與此同時,各村都有類似的一幕上演,原本打算先觀望一段時間,到后面再出手的老板,一個個都被張貼出來的臨時榜單給刺激到了,迫不及待的要下場。
于是,接下來的幾天,各村的排行榜殺得那叫一個瘋狂,一時那耶村
總之,沒有哪條村,能夠一直坐穩
倒是個人榜的
鄧世榮作為族頭,又是助學光榮榜的倡導者,他自然不急著出手,準備等榜單廝殺得塵埃落定的時候,再出手定乾坤。
在此期間,鄧世榮把助學金與獎學金的詳細章程也弄出來了,和族里威望比較高的族人商量過后,決定獎學金就按照他之前跟兒女兒媳們說的獎勵標準去實施。
至于助學金的標準,原本只打算資助家庭困難但學習好的族中子弟,后面經過商量,更改為資助所有學習好的族中子弟。
只要期末考試能夠進入全班前三名的,族里不僅報銷所有的學雜費,還有額外的現金獎勵,
這個助學金的獎勵措施公布出來后,所引發的轟動根本不是獎學金能比的。
確實,獎學金的數額巨大,尤其是考上清華北大,直接就是1000塊錢的巨額獎勵,這錢用來娶兩個媳婦都夠了。
但是,這種巨額獎勵大家也就看看,心里根本就不抱希望,尤其是一些村到現在為止,連最普通的大學生都沒有一個,伱讓他們把目光瞄準清華北大,這不是扯淡嘛!
然而,這個助學金就不一樣了,這是完全有可能拿到手的獎勵,哪怕考不了全班前三,只是考個前十,那也能報銷全部的學雜費了,如果能一直保持住這個名次,那讀書就不用家里錢了,這可是天大的好事啊!
于是,為了能夠拿到族中的助學獎勵,在今年開學之后,眾族人對于孩子的學習也是前所未有的重視,監管的力度跟以前完全不一樣了,以前家長們都是放養,學習全靠孩子們自覺。
可其他孩子都在玩,你指望自家孩子老老實實的在家學習做作業,這現實嗎?
而現在不是一家兩家嚴厲,是全族都嚴厲管教,偶爾有一兩家的家長管教不到位的,他們家的孩子跑出去,結果四處都找不到人玩了,其他小伙伴都在家做作業呢!
在沒寫完作業之前,想出來玩是絕對不可能的。
這個小小的轉變,目前還看不到明顯的效果,但只要持之以恒的堅持下去,相信孩子們的學習會有進步的。
……
博白縣城。
有老有少的一行人攜帶著行李走出了車站,這一行人不是別人,正是來自坡心村的張振發一家。
這一家人除了張母以外,其他人都是
張母上次過來住了半個月,把縣城每一個角落都逛熟了,此時她一副本地人的架勢,為家人們介紹道:“這里是南街路,不算是縣城的繁華地帶,縣城最繁華的地方是大街、文化路和興隆路一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