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榜單末尾,還強調了族頭鄧世榮那句兜底的話,讓村民們看了個個都心服口服。
那耶鄧氏搞的這個捐資助學可謂是聲勢浩大,不僅僅姓鄧的族人在關注,邦杰大隊其他姓氏的村民也在關注,甚至是其他大隊也有不少村民在關注著。
如今最終榜單出爐,總捐贈金額高達七千多,讓關注著這個榜單的人都暗暗咋舌。
鄧姓的族人自然不用多說,一個個都與有榮焉,為族里的表現感到驕傲。
而其他姓氏的人,在談論到這個事的時候,都露出羨慕的表情,這種事他們也希望自己的族里能搞上一搞,可惜在這個年代想要搞捐資助學,沒有一個威望高有能力的族頭帶領,是很難搞得成的。
就算勉強搞成了,愿意捐贈的族人估計也不多。
在那耶鄧氏的捐資助學榜一直占據著十里八鄉話題榜榜首的時候,清明節也快到了,新一年的鏟山祭祖活動又在博白境域熱熱烈烈的進行著。
博白境域宗族觀念比較強,鏟山祭祖活動比很多地方都要重視。
前文就已經說過,博白人春節的時候不回來過年,這是很正常的事情,但到清明鏟山的時候,在外面工作的人除非是實在請不到假,否則十有八九都會趕回來的。
甚至,就連學生上課,遇到祭老祖宗的時候,全班半數以上的學生曠課去參加祭祖也是很常見的事情,就連老師都不會多說什么,基本上碰到這種情況,就讓其余的學生自由活動,也是變相的放假了。
在這樣的氛圍下,鄧允泰與張秀萍自然也要趕回來鏟山。
……
“好,太好了!”
知道大兒媳又懷孕了,鄧世榮當即眉開眼笑。
他畢竟是民國出生的人,對于傳宗接代開枝散葉,還是非常重視的,這跟重男輕女沒有關系,只要兒媳婦多生幾個,不管是孫子還是孫女都無所謂,反正他有五個兒子,正常來說他這一脈是不可能斷絕的了。
只要有人繼承香火,那就夠了!
看到公公高興,張秀萍笑道:“爸,還有表嫂,她也懷上了,跟我的日期應該是差不多的。”
鄧世榮聽了自然又連聲叫好,他三姐倒是早就當了外婆,但外孫再親也比不過親孫,要是阿劉妹能生個兒子,估計三姐不知道會高興成什么樣。
在高興過后,鄧世榮便叮囑道:“阿萍妹,你這是
張秀萍點頭笑道:“知道了爸爸。”
鄧允珍笑著對小冬兒說道:“小冬兒,你很快就有弟弟了,喜不喜歡?”
小冬兒奶聲奶氣的說道:“喜歡!”
張秀萍笑著接話道:“那小冬兒以后要照顧弟弟哦!”
小冬兒畢竟才一歲四個月,顯然還聽不懂照顧是什么意思,她眨巴著大眼睛,問道:“媽媽,弟弟呢?”
張秀萍笑盈盈的說道:“弟弟還在媽媽的肚子里呢!”
小冬兒聞言便走過去,伸出小手去摸媽媽的肚子,嘴上喊道:“弟弟,弟弟!”
眾人見狀都不由得大笑起來。
……
次日。
一家人做好準備后,就拿著工具與祭品去鏟山。
遠的那幾個山,鄧世榮照例不讓大兒媳去,就留她在家帶小冬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