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來都是種水果容易,賣水果難。
哪怕是以后世的銷售網絡,都經常能刷到果農水果賣不出去,然后多少百噸水果爛在地里的新聞。
盡管這個年代水果稀缺,按理說這幾年應該不愁賣的,但整個那耶鄧氏幾百戶人家都種西瓜,這種植規模還是不小的,怎么也得提前跟供銷社簽訂好收購合同才能放心,免得西瓜成熟了卻找不到買家,那就要命了。
因此,看到族人們都種下西瓜后,鄧世榮便特地抽時間來到雙旺供銷社,找到了官永英的滿叔官德武。
互相打過招呼后,鄧世榮便開門見山道:“親戚,我今天過來主要是想跟你談談西瓜收購的事。”
其實這種事情,應該在種植前就預先跟供銷社談好收購價格并簽訂合同的,但族人都是跟風種植,根本沒想這么長遠。
官德武笑著說道:“九叔,這個沒問題,價格跟去年一樣,隨時可以簽合同。”
鄧世榮說道:“親戚,今年不只是我家種植,我們邦杰大隊應該有幾百戶人家也跟著種了,要是不出什么意外的話,今年的西瓜保守估計都有上萬噸的收獲,要不你先請示領導,看看你們供銷社需不需要收購這么多?”
官德武聞言吃了一驚,如果只是一百幾十噸的西瓜,那他隨隨便便都可以作主,但上萬噸的西瓜,這還真不是一個小數目,必須得請示一下領導才行。
何勇說道:“龍眼我也吃過,味道確實很好吃,非常的甜。”
來自浙江的室友叫何勇,家境不錯,財力僅次于鄧允衡和唐明杰,是非常精明的一個人。
說完,官德武便去請示領導。
鄧世榮嗯了一聲,說道:“好的,那就麻煩親戚了!”
總之,只要腦子靈活,不管是什么年代,東西都不愁賣。
不過話又說回來,也就這幾年還行,等到了八十年代后期,全國的水果產量上來了,而供銷社也開始走下坡路,到時水果再想像現在這樣直接賣給供銷社,估計是不行了。
幾位室友聽得面面相覷,這里面有很多水果,他們別說吃了,連聽都沒聽說過。
來自黑龍江的室友叫鄭石峰,普通農村家庭出身,這哥們長得牛高馬大,身高超過了1米88,是寢室中的武力擔當。
接下來雙方簽訂好合同,有這份合同在手,族人們今年種植出來的西瓜,就不愁賣了。
除此之外,還有甘蔗、枇杷、芒果、木瓜、番果、稔子(桃金娘)、烏欖、黃欖、油甘、檸檬、桔子、鳳梨、葡萄、羅漢果等等,總之一年四季都是有果吃的,現在應該是吃楊梅的季節。”
幾分鐘后,官德武滿面紅光的回到鄧世榮面前,笑道:“九叔,我們領導說了,不管西瓜數量有多少,我們供銷社都會照單全收,我們可以先簽訂一個無限量收購的合同,收購價格跟去年一樣不變。”
鄭石峰聽得一陣心動,問道:“允衡,這方便嗎?”
于是,官德武便點頭道:“這數量是有點大,那九叔你等我一會,我去請示一下領導。”
鄧允衡點頭道:“我去年春節沒回去,暑假肯定是要回去的。”
唐明杰一把攬住鄧允衡的肩膀,問道:“允衡,你今年暑假是要回家的吧?”
“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
北大附近某家國營飯店,鄧允衡正跟同寢室的五個同學一起聚餐。
來自河南的室友叫崔文廣,工人家庭出身,為人稍微有些內向,平時在寢室里聊天,他都只是安安靜靜的當聽眾,除非是有誰問到他,否則他很少會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