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開完族會回去,鄧允貴也跟家人商量了一下這個事。
在那耶村,村首富不用說,肯定是鄧世榮,而鄧允貴在村富豪榜排
鄧允貴跟九叔合伙開的缸瓦廠,每個月都在賺錢,再加上今年的西瓜他家也一樣種了,同樣有一大筆收入,除去他蓋新房子掉的錢,還有雜七雜八的開銷,他手上擁有的現金仍然超過了一萬八。
原本鄧允貴心中就有了想法,在跟兒女們商量過后,他便決定把家里的現金全部砸進去,投個十八股,反正家里現在又沒有什么地方需要大錢的。
而且,缸瓦廠每個月都有進賬,身上留個三兩百塊錢,足夠用了。
……
雞毛嶺村。
回到家的鄧昌寶,也跟老婆說了客運公司的事。
把九公的話轉述了一遍后,鄧昌寶才問道:“老婆,你說咱們家投多少股好?”
鄧昌寶的老婆姓李,由于在娘家的姐妹中排
阿李三沒有急著回答,而是先問道:“老公,你覺得這客運公司,能不能賺到錢?”
“俗話說隔行如隔山,要說開磚廠能不能賺錢,這個我知道,但做班車到底賺不賺錢,我也不清楚。”
鄧昌寶先是搖了搖頭,隨即話語一轉,說道:“不過,這是九公當上族頭之后想出來的帶領全族人致富的辦法,我相信以九公的頭腦,要是沒有一定的把握的話,是不可能提出要開客運公司的。
畢竟這客運公司的投資這么高,要是虧本的話,那對于九公在族里的威望就有了很大的打擊,所以我有八成的把握,這客運公司是能夠賺錢的。”
這番有理有據的話,說得他老婆頻頻點頭。
等他說完,阿李三便說道:“你說得挺有道理的,九公要是沒有把握的話,肯定不會牽頭搞這個客運公司,既然你覺得應該能賺錢,那咱們就把閑錢都投進去吧!”
鄧昌寶點頭道:“行,那就這么辦。”
……
在一眾族人回去跟家人商量投股客運公司的事時,回到家的鄧世榮也在想他投多少股合適。
別人看不到這客運公司的前景,但經歷過后世的鄧世榮心中是有數的。
再過幾年去廣東打工的浪潮就要席卷整個博白縣了,他牽頭開的這家客運公司,就是打算專攻廣東那邊的長途,這是一塊相當巨大的蛋糕,只要能咬下其中一塊,就能賺得盆滿缽滿。
因此,在公司成立之初,投越多錢進去,后期所產生的收益自然越多。
現在他手上擁有將近四十萬的現金,就算要預留三四萬用來結算白平農場的龍眼錢,他能動用的現金也超過三十六萬,他在想要不要全部砸進去?
想了不到三分鐘,鄧世榮便決定了,都砸進去。
一來,這客運公司的收益確實可觀,現在砸得越多,以后賺得自然也就越多。
二來,也是想給族人們帶個頭,讓他們知道他對這客運公司的未來有多看好,增強他們的信心。
想清楚后,鄧世榮便不再糾結這個事。
算算日子,二兒子應該也快回來了,接下來他的任務是要好好招待好二兒子這幫同學,這可都是這個年代最優秀的北大生啊,只要他們這幫人選擇從政,哪怕只是按部就班,以后最低也是處級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