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日。
吃過早飯后,鄧世榮便和鄧允貴、鄧允強、鄧昌雄、鄧昌宇等人一起坐著公司的車到了縣城。
在穗豐飯店吃過午飯,鄧世榮就去和相關部門溝通購買地皮建小區的事。
至于地皮選擇在什么地方,鄧世榮早在去年就已經看好了,他選中的是飲馬江一路和飲馬江二路這一片地域。
在后世,飲馬江的人氣總體來說還算可以,雖然比不上興隆街和文化路一帶,也比不上后來居上的錦繡東路,但在縣城那么多條街道中,也算是排得上號了。
尤其是在搞黃色的群體里,飲馬江二路那真的是大名鼎鼎。
不過,現在這個年代,飲馬江說是一片荒涼是有些夸張,但還真沒有像樣的建筑,這一片都還沒有真正的開發出來。
鄧世榮的想法,是在這里圈地100畝,建那耶鄧氏小區。
到時小區開四個門,東門一出來,就是博白汽車站,搞這小區的主要目的就是為騰龍客運公司保駕護航,所以把東門設在這里是很有必要的,一旦發生什么事情族人們抬腳就到。
有了這樣的保護,還有誰敢打騰友客運公司的主意?
南門,就開在南街路,這里現在還沒有什么人氣,但后世這條路在寶中寶這個綜合商城的帶動下,也成為了縣城最繁華的幾條街道之一,在巔峰的時候一個一百多平方的臨街鋪面,一個月的租金就要幾萬塊錢,簡直是嚇死人。
鄧世榮打算要建造的小區,那肯定是參照后世的樓盤,這臨街商鋪肯定是有的,到時不管是自營還是租給別人做生意,這些商鋪都能給族里源源不斷的帶來收入。
西門,是開在興隆街方向,只需要往前走個幾十米,就是人氣極旺的興隆街。
北門,開在縣中醫院方面,這里的人氣不管是現在還是后世都稍微差了些。
跟有關部門溝通過后,鄧世榮順利的以100萬的價格,拿下了飲馬江一帶的100畝地皮,均價是15塊1平方,可以說是便宜到了極點了。
而之所以能這么便宜拿下這100畝地,有以下三個原因:
一,購買地皮的鄧氏地產(鄧世榮去年趁著空閑時間就提前注冊好公司了),算是集體企業,畢竟三千多股東呢!
這地產公司,鄧世榮不再以戶來算,而是以人頭來算,因為以戶來算的話,那些比較團結一直沒有分家的族人就吃虧了,而以人頭來算就比較公平。
二,鄧世榮給相關部門描述了他們那耶鄧氏在這里建小區的種種好處,比如說增加就業,增加稅收,推進城市化建設等等,總之把種種好處都羅列出來,打動了相關部門的領導。
三,原本縣政府的財政預算就比較緊張,有了這100萬進賬,可以很好的緩解經濟壓力。
因此,雙方可以說是一拍即合,鄧氏地產順利的買下了這100畝地皮。
交易的時候,鄧世榮自然要把鄧允貴、鄧允強、鄧昌雄、鄧昌宇等族人都喊過來作見證。
畢竟“一人為私兩人為公三人為眾”的道理,鄧世榮還是懂的,就算族人百分百的信任他,他也要盡力做到公平公正,保證不會有任何人能夠說閑話。
買好地皮后,鄧世榮等人又去了一趟縣建筑設計室,請專家幫忙搞設計。
這個建筑設計室成立于1971年,當時隸屬于財政局,有設計人員3人。
到1978年開始隸屬縣基本建設局,至目前為止有設計人員7人,其中有高級工程師2人,工程師3人,實力不說有多強,但根據鄧世榮的要求設計個小區,還是沒問題的。
對于小區,鄧世榮心中已經有了成熟的想法,畢竟后世的小區他也沒少住,對于小區的布局還是非常熟悉的,他只要把小區的整體布局跟專家說清楚就行,那些細節問題自然不用他來操心。
接下來,就是租房子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