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兩廣是一家,尤其是在飲食上面,那口味真的太相近了,能夠在廣東風靡開來的腸粉,自然也適合廣西大部分人的口味。
鄧昌元等人吃得都是贊不絕口。
吃完早餐,鄧昌元道:“行了阿龍,你趕緊回去休息吧,我們也要去辦事了!”
鄧斯龍點頭道:“嗯,那我就先回去睡覺了。”
接下來,鄧昌元等人便坐車前往高第街。
高第街在改革開放時就成為了廣州服裝等個體戶有名的興旺街,不夸張的說,到廣州必到高第街,不到算白來。
接著又推行入室經營,街中間的點檔全拆了,而且經營又轉為批發為主。
然后到了1980年的10月,高第街作為廣州第一個工業品市場正式開設,也成為了全國第一條經營服裝的個體戶集貿市場,靈活的經營方式以及新潮的服裝款式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旅客和商販。
其主要經營布匹、服裝、鞋帽、百貨等。
而從1983年開始,高第街便進入了鼎盛時期,前來買衫褲的,除了廣州本地市民以外,其他的都是從全國各地慕名涌來的服裝批發商。
鄧昌元等人之所以知道這個地方,自然是向鄧斯龍這個大客車司機打聽到了。
鄧斯龍跑廣州這條路線已經有一年半了,雖說他沒有太多時間在廣州這邊游玩,但車站附近他還是早就熟悉了,而且也沒少跟廣州本地人打交道,自然而然的就知道了高第街。
知道鄧昌元等人是來廣州批發服裝的,便把這個地方推薦給他們。
……
上午八點半,鄧昌元四人來到了大名鼎鼎的高第街。
然后,他們四個“鄉巴佬”就徹底被眼前的一幕給驚呆了。
只見這里人頭涌動,很多人都大包小包的扛著,各個商鋪里面都有人在討價還價,每時每刻都有人達成交易,甚至有人不管什么服裝款式,只要價格適合就買買買。
這些人,顯然跟他們一樣都是全國各地來這里進貨的商販。
這里不愧是改革開放的前沿城市,人們所渴求的衣飾鞋帽、日雜百貨這里是應有盡有。
接下來,四人嘗試著開始進入一些商鋪問價。
他們四人這段時間在縣城也是打聽過不少服裝價格的,就比如牛仔褲的價格,縣城一條牛仔褲要賣25到28元,而在這里的批發價卻便宜到讓他們難以置信的地步。
如果是以這個價格批發回去,那真的是閉著眼睛賣都能大賺特賺啊!
這一刻,鄧昌元四人難掩心中的激動,互相對視了一眼,就感覺他們這次是真的要發財了。
(本章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