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午放學后,已經五十多歲的蔣旭英便踩著單車慢悠悠的往家里趕。
在經過某個條街道的時候,她忽然聞到了一股僅存于記憶中的香味,這讓她精神陡然一振,連忙停車四顧,然后迅速的鎖定了旁邊那家服裝店。
只見,服裝店的門口,兩個看起來三十左右歲的女人正在吃水果。
看著眼前這個已經有二十幾年沒有見過的水果,蔣旭英忍不住推著單車上前問道:“你們好,我想請問一下,這木菠蘿你們是從哪里弄來的啊?”
其中一位女人回答道:“阿姨,原來你也認識這個木菠蘿啊,我們就在前面那個路口買的,你也來嘗嘗吧,甜得很。”
蔣旭英笑著擺手道:“謝謝,不用了,你們吃吧,我這就過去看看那里還有沒有賣,有的話也買一個回去吃,我已經有二十幾年沒吃過這個了,還怪想念的。”
另一個女人笑道:“肯定有賣的,之前我們買的時候,還看到那里堆了很多呢,沒那么快賣完的。”
蔣旭英道了聲謝,便騎著單車朝兩女所說的那個路口趕去。
果然,有個臨時攤位擺在那里,不僅僅有她喜歡的木菠蘿,還有龍眼以及地菠蘿,都是她娘家那邊的特產。
當然,龍眼跟地菠蘿這兩樣,去年她就已經吃上了,今年再看到倒也沒什么稀奇的,就是沒想到今年又多了木菠蘿這種她從小就極為喜歡的水果。
此時,攤位上已經有不少顧客在購買,不過他們購買的多數都是龍眼和地菠蘿,倒是木菠蘿沒見有人買。
蔣旭英鎖好單車,走過去問道:“老板,這木菠蘿多少錢一斤?”
老板笑著回答道:“一塊四一斤,要來一個嗎?”
聽到這里,蔣旭英就知道為什么少人買木菠蘿了。
這一塊四一斤,一個木菠蘿隨隨便便都是十斤以上,買一個就要十幾塊錢,雖說京城有錢人不少,但十幾塊來買一個從沒吃過的水果,很多人還是會猶豫的。
蔣旭英伸手在木菠蘿上按了一下,又問道:“老板,這木菠蘿是干包還是油包的?”
之所以沒有問濕包,因為濕包菠蘿跟其他兩種有著很大的區別,對于她這種熟悉木菠蘿的人來說,很容易就分辨出來。
老板驚訝道:“看來是遇到行家了啊,我這賣的是干包菠蘿,而且品質絕對是最好的。”
蔣旭英挑了兩個非常飽滿的木菠蘿,說道:“老板,我要這兩個,你幫忙秤一下。另外,再給我來五斤龍眼,三只地菠蘿。”
“好的,您稍等。”老板知道是遇到大客戶了,便手腳麻利的秤了起來。
其他顧客看到蔣旭英出手這么大方,而且木菠蘿一買就是兩個,便紛紛出聲詢問道:“大姐,這木菠蘿,好吃嗎?”
蔣旭英笑道:“這木菠蘿,是南方的水果之王,品質比較好的干包菠蘿,那果肉吃起來是又爽又脆,而且極為清甜,是非常好吃的一種水果,就是吃的時候有點麻煩,因為里面的汁液非常黏手。”
有顧客主動幫忙推銷,老板樂得不行,連忙接話道:“這個汁液可以用塑料袋來解決,在把木菠蘿切開的時候,用塑料袋抹幾下就干凈了,如果不小心弄到手上洗不掉的話,也可以用塑料袋來解決。”
聞言,就有顧客躊躇道:“真這么好吃的話,倒也想買點回去嘗嘗,但這一個木菠蘿,也太大了吧!”
在說話間,老板已經手腳麻利的把蔣旭英需要的東西都秤好了,再次接話道:“如果大家真有需要的話,那你們互相可以商量好,兩個人或者三個人四個人合買一個,我現場給你們切開來秤。”
這個辦法,讓一眾顧客都心動了。
于是,互相間便商量著合伙買一個木菠蘿來分。
至于蔣旭英在付了錢后,就帶著她買的龍眼、地菠蘿與木菠蘿打道回府了。
這三種水果,一共花了她七十多塊錢,可以說是大出血了。
好在,她家不缺錢,丈夫是京城本地人,有一些祖產留了下來,再加上他們夫妻倆都是學校教授,收入也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