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那耶鄧氏,聲名鵲起
1986年的元旦過后,那耶鄧氏小區隔三差五的就有族人搬新家,能這么快就把房子裝修好,基本都是對裝修這方面沒有太大要求的,簡單裝修一下對于這些族人來說就已經是非常好的房子了。
而每一個搬新家的族人,都少不了要請親戚朋友過來慶祝一下。
于是,隔三差五的就有驚嘆聲在那耶鄧氏小區響起,都是鄧氏族人請上來慶祝的親戚朋友發出的,這些百分之九十九都是鄉下來的親戚朋友,在第一次見到那耶鄧氏這樣的漂亮小區,是很難不動容的。
隨著越來越多的族人搬新家,他們的親戚朋友在上來開了眼界之后,回去少不了要在村里吹噓一番。
畢竟,自己的親戚朋友牛逼,這對于他們來說也是一種吹噓的資本。
而親戚朋友又有親戚朋友,在出現人傳人現象后,一傳十,十傳百,那耶鄧氏小區的大名,便這樣傳遍了全縣,跟著那耶鄧氏小區聲名鵲起的,自然是那耶鄧氏。
如今,那耶鄧氏已經是團結與有錢的代名詞了!
不要小看了這種名聲,在博白這種宗族文化濃郁的地方,一個既團結又有錢的宗族,那威懾力還是很強的,族人在外面不說橫著走吧,但至少別人知道你是那耶鄧氏的人之后,都會給三分面子。
對此,鄧世榮是最有發言權的。
前世進入九十年代后,博白的散仔(混混)便越來越多,甚至誕生了不少的搶劫犯。
到現在為止,山口街已經有足足五家海鮮店,面對這么大的競爭,他能賺到錢養家糊口已經算是不錯的了!
當時這位大客戶不僅僅把他店里的沙蟲、魷魚之類的海鮮干貨全部包圓了,還預定了幾十斤花蟹、幾十斤大蝦、幾十斤泥蟲等鮮貨,是他開店幾年來遇到的最大的一個客戶,印象那是相當的深刻。
鄧世榮接過煙筒,在旁邊的凳子上坐下,說道:“老板不用擔心,這幾年大家手里的錢還不多,等再過幾年有錢的人越來越多了,這海鮮生意自然就越來越好做了。”
值得一提的是,現在哪怕是淡季,客運公司的收入也比之前要高很多。
所以,只能繼續增加大客車,才能應付這一年比一年多的乘客。
騰龍客運公司,已經進入良性循環的發展期了。
見老板還認得他,從摩托車上下來的鄧世榮不由得笑道:“老板,幾年不見,你這生意還可以吧?”
根據騰龍客運公司的粗略計算,這個年代的長途大客車載客率能保持在15%左右就能保本,能有70%到75%的載客率,那毫無疑問是大賺特賺了。
合浦縣。
剛剛新增的這五輛大客車,就是用今年淡季的利潤購買下來的,而且現在公司還有好幾十萬的流動資金,可想而知今年的客運公司有多賺錢了。
雖然他是改革開放以來鎮上第一個開海鮮店的人,但做生意這種東西不是說你做得早就一定能賺到錢,阿寶的海鮮店經營了五年多了,可生意一直平平淡淡的。
就在阿寶思忖著在哪里見過對方時,摩托車主笑著朝他打招呼道:“老板,好久不見了!”
這就是宗族不團結所導致的結果,要是前世的那耶鄧氏像現在這樣團結,別說是兩個人了,就算是兩百個人,都沒那個膽子敢大搖大擺的進村把人家的雞抱走。
在這個過程中,不僅僅大閹雞的主人親眼目睹,還有其他村民也看到了,但有一個算一個,全都不敢吭聲,就這樣眼睜睜的看著人家把雞抱走。
山口鎮就在海邊,在這里開海鮮店,面對的顧客原本就不是山口本地人,都是靠其他鄉鎮的顧客過來捧場,如果只是他一家做海鮮生意,那這幾年來肯定能賺不少錢。
阿寶笑道:“希望如此吧,不過就算海鮮生意好做了,我們這里競爭壓力也大,想賺錢還是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