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送鄧世榮離開后,林書記第一時間就去落實邦杰村通電的事,作為鄉鎮一把手,雖然不是供電所的直管領導,但他說話的份量還是有的,讓邦杰村提前通電的事對于他來說并不難辦。
……
一個星期之后。
邦杰村委就接到了上面的通知,要給村里通電了。
這個消息一出,整個那耶鄧氏都沸騰了,大家情緒激昂,奔走相告。
“等了那么多年,村里終于要通電了!”
“太好了,夏天的時候不管是吃飯還是睡覺都太熱了,我早就想買臺電風扇回來,可惜村里沒通電,又不舍得另外花錢去買電瓶回來用,那樣太費錢了。
現在村里終于要通電了,今年夏天我就能用上電風扇了,真是太爽了!”
“媽的,等村里通上電了,我就去買臺電視機回來。”
“還是族頭厲害啊,之前村里一直沒有通電的消息,族頭去鄉政府找領導談了一下,馬上就要給我們村通電了,族頭這面子還真夠大的。”
“那是,咱們有這么厲害的族頭,鄉領導給面子是很正常的事情。”
“……”
邦杰村除了那耶鄧氏以外,還有姓官以及姓周的村莊。
既然要給整個邦杰村通電,那自然也少不了這兩個姓氏的村莊,這兩個姓氏的村民也收到了村委通知的消息,先是驚愕,隨即也跟著興奮起來。
要通電,首先得立桿架線。
由于邦杰村是全雙旺距離老虎頭水庫最近的行政村,從老虎頭電站架設到雙旺圩的電線,其實就是從邦杰村的地域穿過,這完全可以說是近水樓臺了,但前世卻一直磨到九十年代后期邦杰村才通上電,簡直是不受重視到了極點。
這一世有鄧世榮干預,通電時間較前世提前了至少十年。
接下來的時間,在供電所工作人員的指導下,族人們開始栽電線桿。
在沒有機械幫忙,純靠人力的情況下,栽電線桿也是需要動用不少勞力的,不過這年代什么都缺,就是不缺勞力。
短短不到十天時間,村里的電線就全部架設好了,接下來是挨家挨戶的拉線,這些都不是難事,村民們自己就能搞定,反正對于他們來說,只要把線拉上就行,又不用像后世那樣搞暗線或者用線盒把電線裝起來。
當然,他們也只是把線拉上,在接線以及安裝開關的時候,還是要找電工或者懂行的村民幫忙,這玩意不是每個人都懂。
第一時間通電的,自然是鄧世榮家。
因為鄧世榮家原本就擁有完整的路線,只需要把電接進來,就可以用了。
在家里通電之后,鄧世榮又特地去了一趟鄉政府,向林書記表示感謝。
能夠這么快就讓村里通上電,鄧世榮明白林書記肯定是出了大力的,來感謝一番是應該的。
……
等村里通上電之后,熱熱鬧鬧的春運也正式結束了。
在春運結束之后,鄧世榮跟客運公司通了電話,然后第二天就召開族會,讓族人們過來領取客運公司的分紅。
盡管族人們早就知道春運結束后,客運公司會給大家分紅,但具體是哪一天,大家都不清楚。
如今,時間終于正式確定,眾族人都不由得高興起來。
“哈哈,不容易啊,終于等到公司分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