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白新田鄉,歷來以農業種植為主,特別是烤煙種植面積多、產量高、質量好,去年生產的烤煙將近30萬公斤。其中那花村的鄧昌利,一個人便貢獻了三萬多公斤的產量,是名副其實的烤煙大王。
咕咚咕咚的燒了幾筒煙后,一個半大的小子跑過來,說道:“15叔,我爸喊你到我家去,有事跟你商量。”
就在這時,朱俊杰回來了,接話道:“爸,你要找人問什么?”
朱老太太難以置信的說道:“阿珍她還有五個兄弟呢!”
而且,那耶鄧氏小區在縣城誰不知道啊,那是公認的居住條件最好的小區,以后還有沒有這么漂亮的小區出現誰也不知道,但就目前來說,還沒有哪里的房子能跟那耶鄧氏小區比。
說句不夸張的,他們一輩子賺到的錢,加起來恐怕都沒有人家飯店一個月的收入高。
朱老太太笑著說道:“阿杰,我們在說給你裝修婚房的事呢,讓你爸明天出去找人問問看要多少錢。”
從這首《鄉村四月》中可以看出,農歷四月的農村人還是比較忙的。
朱老頭子附和道:“阿杰,這事聽你媽的,把婚房裝修好,人家女方親戚朋友過來看了,心里也舒服一些。”
接下來,朱老頭子跟朱老太太都是一次又一次的詢問,直到小兒子再三確認,他們才不得不接受了這個事實。
鄧昌利是1983年開始承包土地種植烤煙的,這兩三年來憑借烤煙種植,一躍成為那花村的首富,在村里有著不小的威望。
博白是名副其實的煙葉種植大縣,從1966年到1983年的18年時間,一共生產了1.25億公斤的煙葉(干),平均每年生產煙葉692.2萬公斤,占全廣西煙葉產量的三分之一以上。
朱老頭子點頭道:“是應該裝修一下,不能委屈了人家。”
因為小兒子跟小兒媳談的時間不短了,所以對于穗豐飯店的利潤,他們不說知道得一清二楚,但大概的收入他們是知道的,總之那收入對于他們來說,那絕對是一個天文數字。
朱老太太道:“那你明天就出去找人問問,看看裝修婚房要多少錢。”
……
鄉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
朱俊杰聞言了然,當即擺手道:“爸,媽,這個不用問了,沒必要裝修什么婚房。”
朱老頭子咕咚咕咚的抽了幾口水煙,才說道:“好,我明天就出去找人問問。”
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里雨如煙。
朱俊杰點頭道:“爸,媽,你們放心吧,我肯定會好好對待阿珍的。”
此時,鄧昌利正扶著水煙筒坐在自家門口燒煙,煙絲自然是自家生產的。
雖然還沒有擺酒,對于這個年代的博白人來說還不算真正的結婚,但兩人領了結婚證,就是國家承認的合法夫妻了,跟之前相比還是大大的不同了。
這話一出,朱老頭子和朱老太太徹底麻了!
如果不是知道親家有五個兒子,朱老頭子和朱老太太肯定是第一時間就懷疑親家是不是想讓他們的小兒子上舍(入贅),實在是這嫁妝給得太嚇人了。
雖說從1984年以后,由于煙葉市場的情況有變化,導致煙葉種植規模有所減少,但產量仍然冠絕廣西。
這話一出,把朱老頭子和朱老太太都聽呆了!
還是那句話,這個年代的博白縣,只聽說過兒子結婚父母給準備房子的,還從來沒聽說過女兒結婚父母拿房子當嫁妝的,這簡直是刷新了他們的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