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勸你早點歸去
你說你不想歸去
只叫我抱著你
悠悠海風輕輕吹
冷卻了野火堆……”
這是“哥哥”的成名曲《風繼續吹》,作為音樂愛好者,鄧世榮自然是第一時間就聽出來了。
兩潮流青年就這樣不輕易的碰面,然后兩人不約而同的停下腳步,看向對方。
如果此時加上特效的話,那兩人對視的目光就要冒出一串串的閃電跟火花了,接著從小巷走出來的那個潮流青年把錄音機的聲量瞬間調到了最大,似乎要從音量上壓過對方似的。
另一個潮流青年也不甘示弱,同樣把錄音機音量調到了最大。
同時,兩人還互相嘲諷起來:
“你這放的什么垃圾歌曲,真是污人耳朵,還好意思放這么大聲?”
“你放的才是垃圾歌曲,說歌曲都是抬舉你了,那聲音就跟蒼蠅叫似的讓人惡心。”
“誰的聲音惡心誰知道,什么垃圾啊,也敢跟我家校長爭,給你臉了?”
“呵呵,急了是吧?什么狗屁校長,在我家哥哥面前,就是個屁!”
“……”
看到這一幕,其他人都是一頭霧水。
都知道兩人在吵架,可關鍵是吵架的內容讓他們有些聽不懂,好像是為了誰的歌曲好聽而吵架?
這兩人是吃飽了撐的吧?
在發什么癲啊?
在場的,恐怕只有鄧世榮,才知道是怎么回事。
如果他沒記錯的話,從今年開始一直到1989年,香港樂壇迎來了堪稱空前絕后的譚張爭霸。
兩大樂壇巨星展開的這場全方位的競爭角逐,最終的結果卻是兩敗俱傷,一個宣布不再領取競爭性的音樂獎項,一個宣布退出歌壇,這場競爭是真的沒有贏家。
前世這兩大巨星展開全面競爭的時候,鄧世榮還在農村混著呢,那時候信息封閉,他根本就不知道這個事,直到后來網絡信息發達了,他才詳細了解了這場競爭的前因后果。
在了解清楚后,鄧世榮心中也有些唏噓,本意來說兩人未必愿意這樣競爭,但很多事情根本就輪不到偶像做主,那些失去理智的粉絲自己就行動起來了。
哥哥的車被人刮花,信箱里塞滿了冥紙和謾說的信件,讓哥哥不堪重負。
而譚校長同樣不好過,從1987年5月18日的頒獎典禮之后,譚校長幾乎每次得獎都要被人嘲笑為“買獎”。
而以金老的《明報》為首的報紙也是看熱鬧不嫌事大,或者說事大才符合報紙的利益,畢竟事大才有銷量嘛!這些報紙直接披露所謂的“內幕”,用大量的“據說”和“傳聞”寫出一篇又一篇“譚校長買獎內幕”。
譚校長和哥哥原本關系也還可以,但在這些失去理智的歌迷裹挾之下,是不得不進行競爭,兩人競爭最白熱化的時候,雙方的歌迷甚至發生了肢體沖突。
現在雖然剛處于譚張爭霸的初始階段,但眼前這兩位歌迷見面互相吵架,那是很正常的操作。
前世,不堪其擾的譚校長在1987年宣布不再領取競爭性獎項。
而譚校長宣布不拿獎之后,哥哥一旦得獎就被嘲“這是我們家校長不要才輪到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