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昌玉滿臉笑容的說道:“剛剛九公來找我了,你知道他老人家跟我說什么了嗎?”
盧桂英在小板凳上坐下,好奇的問道:“九公來找你?看把你得意的,他老人家跟你說什么了?”
鄧昌玉意氣風發的說道:“之前開族會的時候,九公不是說要成立食品公司嗎,他老人家剛剛過來找我,是想讓我來當這個食品公司的總經理。”
盧桂英聞言滿臉驚訝的說道:“九公讓你當食品公司的總經理?你不是在跟我開玩笑吧?”
鄧昌玉樂道:“誰會跟你開這種玩笑啊,當然是真的。”
盧桂英喜不自禁的說道:“那真是太好了!”
鄧昌玉道:“九公還跟我說了,這食品公司有九成的把握能賺到錢,讓我盡可能的籌錢,多入一些股,我們家現在能動用的現金只有幾千塊錢,即便算上六月的荔枝和西瓜的收入,也不過萬把塊錢而已,這也入不了多少股。
所以,我想明天去信用社問問,看看能不能貸一些錢出來,你覺得怎么樣?”
盧桂英絲毫不帶猶豫的,直接應道:“貸,當然要貸,這種機會可不能錯過了,明天我跟你一起去信用社問問,能貸多少就貸多少,一定要在這食品公司多占一些股份。”
鄧昌玉驚訝道:“沒想到你信心比我還足啊!”
盧桂英瞅了他一眼道:“九公是什么人啊,他老人家親口說了有九成的把握賺錢,那基本就是百分百賺錢的了,只是九公跟那些領導說話一樣都習慣留點余地,不會把話說滿而已。
之前的客運公司,咱家算是錯過了,只入了3股,現在又有了這樣的機會,我們可不能再錯過了。
否則等食品公司賺錢分紅的時候,再后悔也沒用了。”
聽到這番話,鄧昌玉對自己的老婆可以說是刮目相看了,贊道:“桂英,我跟你也做了七八年的夫妻了,還真沒想到你有這樣的見識和魄力。那這事就這么定了,明天咱們就去信用社貸款,看看到底能貸多少。”
“我雖然書讀的沒有你多,可不代表我傻。”
盧桂英白了他一眼,然后說道:“先看看我們能貸多少,要是可以貸的話我再回娘家跟我那些兄弟談一談這個事,讓他們也幫忙貸一些,這樣就能湊出更多的錢入更多的股了。”
鄧昌玉遲疑道:“這合適嗎?”
盧桂英道:“有什么不合適的,這事你不用管,我自己找我兄弟說。”
鄧昌玉點頭道:“行,要是他們真肯幫忙貸款的話,到時自然虧待不了你這些兄弟。”
……
除了鄧昌玉與盧桂英夫婦以外,那耶鄧氏也有其他腦子靈活的族人想到了去信用社貸款。
這年頭,雖說信貸已經失控,銀行早就開始收緊貸款,貸款的難度跟之前相比已經不可同日而語了,但收緊貸款不代表就不再放貸了,只是審核比以前嚴格得多,只貸給那些優質客戶,而不像以前一樣是人是鬼都能貸。
而那耶鄧氏的族人,說句不夸張的話,每一個拎出來,那都是信用社需要爭取的優質客戶。
因此,能想到去信用社貸款的人,等食品公司成立,肯定會占到比其他族人更多的股份。
正應了那句話,成功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
時間匆匆。
轉眼,就到了農歷六月。
1987年的高考也即將開始了。
高考前夕,鄧允珠請李淑琴一起到松旺圩的一家小飯店吃晚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