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世榮笑道:“譚媽媽,這個都是小問題啊,小軍家有工廠,想做事直接到自家廠里做事就行,如果想自己出來做生意,他家里也可以提供資金支持的,這些都好商量。”
譚媽媽點頭道:“如果是這樣,那就沒問題了。”
“譚媽媽,那這事就這么定了,回頭我再安排個時間,然后就去看家門,可以吧?”
“好的,可以。”
男女雙方滿意,雙方的家庭也滿意,這樣的對象快速成婚,那是很正常的事情。
在鄧世榮的操作下,張守軍與譚亞菲的婚姻可謂是進展神速,在見面之后的第三天,女方就去男方家看家門了,然后不到半個月的時間便登記結婚,擺酒的日期也都已經定下,速度之快可以稱之為閃婚了。
在后世,閃婚的例子別說是在新聞上了,就是在現實中也不少見。
特別是后世那些農村人,閃婚的男女真的不要太多。
不過,條件不好的農村人閃婚,跟那些條件不錯的城里人閃婚,是有著本質區別的。
城里人閃婚,要么是為了追尋刺激,要么是一見鐘情一時頭腦發熱,要么是為了跟家人作對
而農村人閃婚的原因,不是因為叛逆,也不是什么一見鐘情,更沒有追尋刺激的條件,他們純粹就是自己知道自己的事,對婚姻已經沒有任何奢求了,只要有人肯嫁肯娶就行,其他的無所謂了。
做成了這個媒后,鄧世榮便再次出發前往京城。
這次去京城,不是為了賣水果,而是為了給康師傅方便面找代言人。
這個代言人,鄧世榮早就瞅準了目標,這個目標人選不是別人,正是在春晚這個大舞臺上憑借吃面條這個小品而讓觀眾們所熟知的著名笑星陳佩斯。
具體的過程不適合多寫,總之鄧世榮用了將近一個月的時間,搞定了康師傅方便面的宣傳廣告。
等鄧世榮回到博白,1987年也正式畫上了句號。
回來之后,鄧世榮便召集人手過來開了一個會,說道:“宣傳廣告我已經搞好了,這個月的30號會在央視播出,一共花了一百多萬,不過這個付出肯定是值得的。”
說到這里,鄧世榮把手里的合同遞給鄧昌玉道:“這是合同,等散會后你們再看看。”
鄧昌玉接過合同,說道:“好的,九公。”
鄧世榮又問道:“之前讓伱們派人到上海、武漢、廣州、成都這幾座城市租臨時倉庫,現在租好了沒有?”
鄧昌玉點頭道:“九公,都已經租好了。”
鄧世榮道:“既然租好了,那接下來大家要做的事就是趕緊鋪貨,一定要趕在我們的宣傳廣告播出之前,把倉庫里面囤積的方便面運送到這幾座城市的臨時倉庫儲存起來。
到時看到廣告的商家想要進貨,給我們廠打電話的時候,我們就可以第一時間把貨發給對方,這樣才能讓我們的宣傳廣告產生最好的效果,否則宣傳廣告打了半個月甚至一個月,顧客都買不到咱們的方便面,那就白白喪失了發展良機。”
鄧昌沛應道:“好的九公,我們明天就開始鋪貨。”
康師傅方便面從建成之日起,就日夜不停的開始搞生產,自然引起縣城民眾的關注,同時一眾縣領導也非常關注。
民眾們關注,只是因為好奇,而領導們關注,除了好奇以外,還有切身的利益。
畢竟企業都是要納稅的,生意做得越大,需要納的稅就越多,如今方便面廠日產方便面15萬包桶,這產量已經不低了,如果能夠一直保持下去,而且生產出來的方便面能順利銷售出去的話,那一年下來絕對能給縣里帶來一筆相當大的稅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