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白縣城。
康師傅方便面廠。
此時,鄧世榮正在試吃陳師傅根據他的提示新研制出來的香辣牛肉面。
在康師傅這個方便面王國中,最暢銷的毫無疑問就是堪稱史詩級的經典之作紅燒牛肉面。
這一款與康師傅一同誕生的單品,可謂是扛下了康師傅方便面王國的半壁江山,持續暢銷了近三十年。
而康師傅紅燒牛肉面之所以能夠成為中國方便面歷史上第一款爆品,不是沒有原因的,據后世逼乎上有人透露,康師傅紅燒牛肉面的原型,其實來自川菜的紅湯牛肉。
次日。
黃院長道:“那鄧老板你先落實好這個,我先回去搞個設計初稿,等你們把這河流改造好,兩邊都預留出足夠的土地了,我再過來看看,然后根據實地來修改一下設計稿,應該就差不多了。”
黃院長沉吟道:“鄧老板,我有個提議,這些矮山都有它的特色,我認為沒必要動它,與其挖山,不如移河。”
那耶鄧氏不是在修村路,他們是在修國道啊!!!
看到這座氣勢磅礴漂亮到極點的祠堂,林書記與鎮長自然又被震撼到了,難怪九叔說這祠堂應該是目前全國最漂亮的祠堂,這話沒見到祠堂之前,兩位領導心中是有點不太相信的。
解放前,黨國撤往臺灣,這道川菜就被四川老兵帶到了臺灣。
黃院長等人沒有在村里多待,只是住了一個晚上,次日就坐車走了。
銀杏樹的果實俗稱白果,因此銀杏又名白果樹。
在統一沒有進軍大陸市場的時候,康師傅是真的寂寞如雪。
鎮長下意識的問道:“意味著什么?”
把情況跟族人們說了一遍,鄧世榮才收尾道:“情況就是這么個情況,我覺得人家設計專家的建議非常合理,挖山的話工程量太大了,還不如直接挪河改道,你們覺得呢?”
這次研制成功后,陳師傅已經提前品嘗過了,自我感覺是達到了九叔所說的要求,所以才再次把九叔請來品嘗,看看這次的研制到底有沒有成功。
鄧世榮重復念了一遍,瞬間就明白對方的想法了,不由得點頭道:“黃院長,你這個想法很好,移河確實比挖山容易,而且把這些矮山留著確實也是一道風景線。”
“與其挖山,不如移動河?”
銀杏樹生長較慢,壽命極長,自然條件下從栽種到結銀杏果要二十多年,四十年后才能大量結果,因此又有人把它稱作“公孫樹”,有“公種而孫得食”的含義,是樹中的老壽星,具有觀賞,經濟,藥用價值。
可現在,聽九叔的意思,他要把邦杰村打造成全國最美的鄉村之一,一旦這事真讓他搞成了,能夠吸引到游客過來游玩,那對于雙旺來說自然是好事一件。
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二十一世紀初,后來是一年比一年嚴格,蓋新房子就只有在原有的宅基地上進行,再想像以前一樣在田地上隨意蓋房子,那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林書記和鎮長聽得目瞪口呆,在河流兩邊統一建新房子,這原本就已經是大手筆了,現在為了建房子還要挪動河流和村路,這簡直是大手筆中的大手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