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在看到擁有幾十年乃至上百年樹齡的銀杏樹群后,那種視覺所帶來的震撼,讓他不再滿足于購買小樹苗了。
而且廚師進餐車的門檻是越來越低了,水準是一個不如一個,甚至發展到后來,只要有衛生許可證就可以進餐車掌勺,這樣搞火車餐自然是越來越難吃。
所以,鄧世榮也動了去餐車吃飯的心思。
見鄧世榮看向她們,那個中年婦女禮貌的打了個招呼。
之所以這樣做,倒不是舍不得出錢買,主要是他的系統空間實在不方便示人,只能找那些無主的銀杏樹,這樣就可以趁四處沒人的時候把銀杏樹連帶泥土一起收進空間,可以省去很多麻煩。
兩人一邊吃一邊聊,很快青椒炒肉和紅燒茄子也送上來了。
動了成樹移植的心思后,鄧世榮便專門往那些擁有銀杏樹的地方走,這泰興不愧是銀杏產量占全國第一的銀杏之鄉,銀杏樹真的是到處都有,就跟博白那邊的荔枝樹龍眼樹一樣普遍常見。
書房里,一個女子正坐在那里聚精會神的刺繡,她繡的是一副花鳥圖,此時作品已經完成了大半,已經被繡出來的一只飛鳥看起來栩栩如生,彰顯出這女子的刺繡功底相當不凡。
“這……”
在這里得說一下,根據鄧世榮的試驗,只要是系統空間籠罩的范圍,那不管是什么東西都可以收進來,想收多少就收多少,整棵樹連帶根須泥土一起收,那是完全沒問題的。
對此,鄧世榮早就習以為常了。
鄧世榮聞言露出了一抹古怪的神色,不過對方選擇辣妹子火鍋作為請客的地方,也算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事。
等顧家母女坐下來了,鄧世榮才說道:“自我介紹一下,我姓鄧,來自廣西玉林,不知道兩位是哪里人,怎么稱呼?”
接下來的兩天,鄧世榮一直請顧家母女吃飯,雙方的關系也處得跟朋友差不多了。
鄧世榮這幾年沒少坐火車,但他從來沒有去餐車那里吃過飯,都是吃平時存在系統空間里的美食。
而其中最醒目的,便是桶裝的康師傅紅燒牛肉面。
好家伙,用開水泡上,等開吃的時候一攪拌,那真的滿車廂飄香,把其他乘客饞得不要不要的。
結果在付錢的時候,顧母摸著口袋低呼:“我的錢被偷了!”
都坐在一起吃飯了,自然不能一聲不吭,顧母主動問道:“老鄉,你是去出差回來嗎?”
這銀杏樹是雌雄異株的植物,雌性銀杏樹會結出果實,通常被稱為白果,而雄性銀杏樹則不會結果,它們主要作為綠化木材或授粉樹使用。
這個時候,也到了該吃晚飯的時間了,車上很多旅客都紛紛拿出各種吃食,有包子饅頭這樣的面食,也有紅薯玉米這種常見雜糧,還有各種自制的干糧。
如今的火車餐,還是值得期待的。
“啊……怎么摔的?這也太不小心了,醫生怎么說?還摔到哪里沒有?那你們好好照顧媽,我馬上坐車回去。”
鄧世榮搖頭道:“今天不回,坐車太累了,明天再回。”
書房中,除了安安靜靜刺繡的女子,還有一個氣質同樣不俗的中年婦女,她正在寫毛筆字,字形時而方,時而長,看起來變化多端,因字賦形,書法造詣還是挺高的。
很快,列車就重新啟動,離開了漢口站。
因此,知道有不結果的雄株后,鄧世榮便毫不猶豫的選擇銀杏樹雄株,關于雌株跟雄株的區別,他還特地請教了當地人。
這次的晚餐他原本也打算這樣做,但看到這母女倆去餐車吃飯,他忽然想起現在是八十年代,火車上的食物可不像后世那樣給人一種既貴又難吃的印象。
因為系統空間里面啥都有,所以鄧世榮往深山老林里一鉆就是半個多月,一共收取了36棵樹齡在二十五年到三十五年之間,整體形狀也比較接近的銀杏樹雄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