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聞言也都跟著笑了起來。
聊了一會,鄧昌盛問道:“九公,我們剛才過來的時候,看到村里的這條路的路基比我們上次來的時候擴大了十倍有余,搞這么大的路基是干嘛用的啊?”
鄧世榮笑著說出了他對未來的展望:“我們村的這條路,準備打造成一個景點,之所以弄這么大,不光是為了通車,也有充當臨時停車場的作用。
現在國家的發展越來越快,有錢的人越來越多,我估計再過十幾二十年,小轎車就不再是什么稀罕物了。
我們村以后會建造得越來越漂亮,很有可能會吸引其他地方的游客過來游玩,到時人多車多,這路要是不搞大一點,就會經常出現堵車現象,那就影響大家的生活了。”
鄧昌盛聽得瞠目結舌,半響才心服口服的說道:“九公,你真是太厲害了,現在就已經在考慮十幾二十年以后的事了,那耶鄧氏有你這樣的族頭,想不興旺發達都難啊!”
“那是,九叔的眼光,可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鄧允貴現身說法道:“當初我跟九叔一起合伙承包缸瓦窯出來做,當時承包費是100塊錢一年,我主張承包個20年,但九叔卻說承包10年足夠了,因為時代發展太快,不知道什么時候就出現可以替代缸瓦的東西,然后缸瓦的生意就會越來越難做,承包時間長了不劃算。
說實在話,我當時聽了這話,心里其實是不太相信的。
結果,還真就被九叔說中了,現在市場上出現了好多可以替代缸瓦的東西,我們承包的缸瓦廠確實是越來越難做了,估計再干個一兩年,就真的要虧本了。”
其他分支宗親聽了,都是佩服不已。
此時此刻,鄧世榮這個族頭,在他們的眼里已經是智慧的化身了。
能夠帶領全族人發家致富,還有他那些兒女也是一個比一個厲害,這么牛逼的族頭,誰能不佩服啊?
到了下午四點,隨著最后一批宗親趕到,所有分支的宗親都到齊了。
根據統計,分支宗親到來的人數,達到了一千八百多人,創下了分支宗親齊聚祖地的歷史記錄。
那么多宗親兄弟趕來,讓那耶鄧氏的族人覺得倍有面子。
特別是這些宗親兄弟在看過這氣勢磅礴極為精致漂亮的祠堂,以及那耶鄧氏族頭那令人瞠目結舌的家庭功德碑之后,對于那耶祖地的族人都是羨慕不已,恨不得也能成為祖地族人中的一員。
這種毫不掩飾的羨慕,讓那耶鄧氏族人心中都是暗爽不已,也為身為那耶鄧氏一員而感到驕傲和自豪。
下午四點半,在新祠堂門口,那耶鄧氏一共擺了250桌。
今天倒沒有殺雞鴨,主要是以豬為主,再輔以各種配菜,總的來說菜肴還是非常豐盛的。
除了吃飯,不少族人還陪那些喝酒的阿姑大姐和各地宗親小酌了幾杯,族里人和阿姑大姐怎么喝無所謂,但那些宗親們都喝得比較克制,主要是他們今晚要住在這里,這酒肯定不能喝多了,那樣就是給人家添麻煩了。
明天的話,想怎么喝就怎么喝,就算喝醉了也有族里的兄弟把他們帶回家,不用麻煩祖地的族人。
因為酒喝得比較克制,所以這一頓飯并沒有吃太久,四點半開飯五點就結束戰斗了。
然后,祠堂理事會的各位理事,便安排這些宗親兄弟分散住到各家各戶。
一夜無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