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父笑著擺手道:“這人情,爸會替你還的,你鄧叔叔的大女婿我今年也拉了他一把,讓他成為縣里的專職副書記,估計也是因為這個原因,你鄧叔叔投桃報李,也拉了你一把。”
宋母感慨道:“這那耶鄧氏真是太厲害了,他們族里的公司才成立多久啊,就發展成擁有幾億資金的大集團了!”
宋瑜點頭道:“這個確實是沒人能想到,特別是這個康師傅方便面廠,一下子就做大了,產品賣到了全國各地,一年的收入就以億為單位,簡直比印錢都要快。”
聽到這個,宋父都不得不贊嘆:“這那耶鄧氏是了不起,而能夠帶領那耶鄧氏走到今天這一步,你那個鄧叔叔也非常厲害。”
宋大哥接話道:“都說有其父必有其子,這位鄧叔叔那么厲害,生的兒子也是當世人杰,參加工作比小瑜晚兩年,結果升正處反倒比小瑜還要快,這天賦真是了不得啊,天生就吃這碗飯的。”
宋瑜笑道:“我這位校友畢竟是我們北大上下幾屆有名的風云人物,能取得這樣的成績,也是很正常的事。”
宋母問道:“老宋,你說照鄧允衡這樣的升遷速度,他在三十歲前,有沒有可能升到廳級?”
宋父沉吟道:“有一定的機會,但想要實現還是非常難的。”
宋瑜喝了口湯,說道:“爸,我倒是覺得他的機會蠻大的,畢竟他現在才二十五歲,距離三十歲還有四五年的時間呢!”
宋父道:“話是這樣說,但處級升廳級,那是一道巨大的門檻,想順利跨越過去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就拿我自己來說吧,現在的職位基本是我的極限了,想再往上升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宋瑜笑道:“按照正常的官員升遷速度來說是這樣,廳級這道門檻不知道攔住了多少人,不過鄧允衡的升遷速度是不能以常理來推斷的,廳級這道門檻對于普通人來說或許是一道難以跨越的巨大鴻溝,但對于他來說或許很輕松就能跨越過去。”
宋母聞言贊同的說道:“小瑜的說法我覺得很有道理,想想他跟小瑜都是北大畢業,起點都是一樣的,而且人家比小瑜還晚工作兩年,卻能先一步成為正處級,這份能力真的是少有人能比的。”
宋父道:“那就看著吧,反正他要是能在三十歲前升廳級,那他成為省級的機率起碼有七八成。”
這話一出,除了宋瑜以外,其他人都倒吸了一口冷氣。
廳級的話,他們很容易就能接受,因為博白縣是出了名的官多,真要統計的話,這幾十年來出的廳級起碼超過了二十個,所以廳級不是什么稀罕的級別,作為北大這座學府畢業的優秀人才,最終能成為廳級也是很正常的事。
但是,到了省級就不一樣了。
除了戰亂年代出過幾個省級,解放之后整個博白縣出的省級就寥寥無幾了。
如果鄧允衡能夠晉升到省級,那他就有資格在博白縣志的歷代名人中占據不小的篇幅了,這是真真正正的光宗耀祖,只要博白縣還存在,他的名字就會隨著博白縣志傳揚后世,被后人敬仰。
宋家人一邊吃著團圓飯,一邊聊著官場上的事,這也是他們家每次團圓必聊的話題,畢竟家里出了兩位正處級干部,這話題自然是圍繞著家里的兩大核心人物來聊。
……
ps:汗死,那個年代的東西提都不能提,動不動就挨審,感謝各位親戚的打賞和月票。
(本章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