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于眾多學子來說,暑假寒假就是他們最快樂的時光。
而快樂的時間,永遠是短暫的。
不知不覺,1990年的暑假就結束了,全國各地的學子開始返校,至于考上了中專、大專以及大學的學子,則在家人的陪同下前往不同的城市甚至是不同的省份繼續求學。
鄧允恒也在父親的陪同下,坐上了前往廣州的大客車。
路上,鄧世榮對小兒子說道:“你在廣州這里讀書,想要回家可比你二哥和三哥當年在京城讀書方便多了,廣州這里有我們自己的車,什么時候想回來都有你的位置。”
鄧允恒點頭道:“寒假我會回來過年的。”
鄧世榮道:“到了廣州我給你買個bb機,這樣有什么事情就可以隨時聯系你了,你有什么事也可以往家里打電話。”
鄧允恒高興道:“我知道了爸。”
鄧世榮道:“還有,雖然你選擇了醫學這條路,以后注定不會從政也不會從商了,但這人脈關系還是要結交的,能成為你同學的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都有潛力成長為國內的知名醫生。
至于那些教授就更加不用說了,都是各個領域的領軍人物,這人一生當中都會小病不斷,要是運氣不好還有可能得大病,有這方面的人脈關系,對于自己以及家人的生命安全也多一份保障。”
鄧允恒嗯了一聲道:“我知道了,到了學校我會多結交朋友的。”
……
鄧世榮父子坐的是夜班車,抵達廣州剛好天亮。
跟族里的司機和跟車人員在附近吃了個早餐,鄧世榮便帶著小兒子一起坐車前往中山醫科大學。
接下來,辦理入學手續以及繳納各種費用就不用多說了。
在宿舍安頓下來后,已經是下午一點多了。
鄧世榮道:“小恒,咱們先出去吃點東西,等吃完了我再陪你去銀行辦一張銀行卡,以后你的生活費我就給你存到這張銀行卡里面,你需要用多少就自己到銀行去取出來。”
鄧允恒應道:“好的。”
我國的第一張銀行卡,是1985年在珠海誕生,不過從1985年一直到90年代初期,都屬于銀行卡的起步階段,也就廣東乃是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才有銀行卡使用。
像廣西那種落后的地方,基本都是用的存折,要到90年代中期,才開始慢慢的普及銀行卡。
等父子倆吃完午飯,再到離學校最近的一家銀行辦理了銀行卡,存進了足夠的生活費,就又到了該吃晚飯的時間了。
在我國有一句極為有名的民間諺語,叫做“食在廣州,穿在蘇州,玩在杭州,死在柳州”。
這“食在廣州”是指粵菜精致美味,食之堪稱天下一大享受;
“穿在蘇州”則因蘇州絲綢譽滿海內外,用蘇州絲綢做衣服舒適、華麗、美觀;
“玩在杭州”,是指杭州西湖美如西子,佳景怡神,寬人心境;
“死在柳州”則是指柳州有好木材,可以打一副好棺材,這在過去以土葬為主的歲月,一副好棺材確是有它的魅力,那時棺材是人的最后歸宿,所以便有了人們對“死在柳州”的欣羨。
之前來廣州,鄧世榮都沒有特意去品嘗過廣州的美食,今天他倒是有了興趣,便帶著小兒子來到了陶陶居這家名滿廣東的百年老店,準備嘗一嘗它的招牌菜。
(本章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