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花門向著院里的門,一般是四扇,平時關著,漆以綠色,這就是四扇綠屏風啦。這個“二門”,指的就是垂花門,過去形容大戶人家小姐“大門不出,二門不邁”,說的就是從來不邁出垂花門到外面去。
過了垂花門就是二進院子,遇到雨雪天氣或無重要活動無需開放垂花門,進入正院就要經過抄手游廊。這一圈連廊沿著內院外圍連通垂花門與東西廂房,直達正房,因形似人揣手形成的形狀而得名。
四合院除了內宅、外宅的主要院落之外,還會形成一些小的院子,如正房兩旁耳房前的小院,以及外院兩側被屏門隔開的小院。內宅的院落中有正南北十字形的甬道,以前的住戶大多會在院子里栽上樹,除了松樹、柏樹和楊樹等因為多種在墳地而不能栽種外,其他各種樹木都有種植。
過去京城有民諺:“桑松柏梨槐,不進府王宅”,說的就是在庭院種樹的禁忌。
比較常見的樹木有棗樹、柿樹等,花木主要有牡丹、芍藥、玉蘭、丁香、海棠、紫藤、石榴等。棗樹、石榴樹寓意早生貴子、多子多孫,柿樹代表事事如意,種丁香、海棠,表示主人有身份和一定的文化修養。
把整座四合院游覽了一遍后,鄧允嵩感慨道:“不愧是豪門大戶的住宅,真是夠氣派的。”
鄧世榮道:“現在這四合院居住不太方便,我準備請人在不改變建筑格局和風格的前提下盡量配上現代化設備,至少要把地暖、自來水、衛生間、照明等必備的東西都解決了,這樣住起來才舒服。
還有該修繕的地方,也要修繕一下,回頭你也跟小裴商量一下,有什么想法的就提出來。”
鄧允嵩搖頭道:“爸,你考慮得已經很周到了。”
……
確定要給四合院裝修后,鄧世榮便通過南寧建筑設計院黃院長的關系,聯系了技藝精湛的裝修團隊,請他們修繕以及根據他的要求來裝修京城這七座四合院。
是的,既然要裝修,那自然不能只裝修一座四合院,索性七座四合院都裝修出來。
因為三兒子這套四合院結婚要用,所以率先裝修這一套。
在交待清楚后,鄧世榮跟三兒子打了個招呼,便坐上了后世臭名昭著的k3國際列車。
這輛k3列車是我國成立后開行的第一趟涉外列車,于1960年開始運行,從京城出發,穿過蒙古境內,最后到達目的地莫斯科。整趟列車全程7826公里,運行130小時41分,是我國運行路線最長的一趟列車,有“中華第一車”之稱。
之所以說這輛列車在后世臭名昭著,是因為這輛列車于1993年5月,發生了震驚中外的大案,列車上的乘客先后被三伙劫匪輪流搶劫,還有多名婦女被那什么,多人被打傷刺傷,甚至還有被殺死的。
其實,在這案件發生之前,各種搶劫和那什么的案件就時有發生,這趟列車的名聲已經很差了。
很多往返于京城和莫斯科之間的中國旅客用鐵鏈將包間的門鎖起來,吃喝拉撒睡全在里邊,六天六夜不敢開一下門。
盡管這輛列車極其危險,但還是有難以計數的倒爺坐著這輛列車前往莫斯科,實在是這個年代在兩地倒賣貨物太賺錢了,這高額的回報讓那些倒爺們甘愿冒一切風險。
此時老大哥瀕臨解體,已經有很多倒爺往返兩地倒騰物資了。
列車上到處都是倒爺們攜帶的貨物,像鄧世榮這樣僅提著一個箱包的乘客那是少之又少。
鄧世榮上車后,就開始思忖此次的莫斯科之旅,到底掠奪什么東西既能發財,又能不露痕跡呢?
思忖了半響,鄧世榮確定了一些目標,分別是黃金、珠寶、美元、石油、糧食、美酒、家禽、家畜、食用油、水產、鋼鐵、水泥、稀土等等。
這些都是難以追尋蹤跡的東西,他可以放心的收進空間,只要數量夠多,自然是一筆巨大的財富。
還有工業設備,也可以少量的收取一些。
想到這里,鄧世榮心中就有譜了,到時可以見機行事,專門掠奪那些國有資產以及達官貴人的資產,至于那些普通老百姓以及小商人的資產就算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