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允輝回過神來后,便激動的問道:“九叔,我沒聽錯吧,你要捐贈88888元?”
鄧世榮笑道:“沒聽錯,雖然我們那耶鄧氏搬遷到廣西已經有幾百年的時間了,但上井這里畢竟是我們的祖地,現在祖地重建祠堂,我們這些子孫后裔自然要貢獻一份力,盡量把祠堂修建得好一點。”
他捐這么多錢,倒不是為了出風頭,如果單純只是為了出一出風頭,捐個兩三萬就足夠了,沒必要捐88888元這么多。
他之所以捐這么多,是真的誠心捐贈,他能夠重活一世,很有可能是祖墳冒青煙了。
這冒青煙的祖墳,誰知道是那耶鄧氏那邊的祖墳,還是上井這邊的祖墳呢?
又或者是福建那邊的祖墳呢?
總之,這點錢對于他來說不過是九牛一毛,既然不知道是哪里的祖墳冒青煙,那碰到重建祠堂這樣的族中大事,他盡量多捐一點錢就是了,反正不管怎么說這上井祖地的老祖宗也是他的祖宗。
鄧允輝連連點頭道:“九叔你放心,在伱們那耶鄧氏宗親以及其他宗親的支持下,現在籌到的錢已經遠遠超過了預期,我們會重新做規劃,一定把祠堂建好,不會辜負各位族人以及宗親的支持。”
鄧世榮嗯了一聲,說道:“那就繼續吧!”
接下來,陸陸續續的還有族人捐款,但相比那耶鄧氏宗親的捐贈,可以說是黯然失色,就連原本打算壓軸出場的上井鄧氏那幾個有錢族人也不例外。
原本他們的打算只是捐個幾千塊錢就行,這其實已經極為大方了,哪怕是在后世,重建祠堂能捐個幾千塊,在族里也能排得上號了,能夠捐贈上萬的畢竟只是少數。
而在九十年代,捐個幾千塊錢,他們都以為穩居前三,可以在族人以及各地宗親面前出出風頭了。
可萬萬沒想到,那耶鄧氏宗親來的十多個人中,隨便拎一個人出來,捐贈的金額就達到了幾千塊錢,他們的族頭甚至還捐出了88888元的恐怖金額,簡直是嚇死個人。
現在,所有人都對那耶鄧氏的宗親產生了好奇之心,尤其是那耶鄧氏這個輩分極高的族頭,他們都好奇到了極點,畢竟隨手就能捐出88888元,那身家得有多牛逼啊?
這樣財力雄厚的人物,誰不想結交啊?
很快,上井鄧氏重建祠堂的捐贈儀式便告一段落了。
經統計,這次捐贈儀式,上井鄧氏族人以及各地宗親一共捐贈了三十八萬多,再加上此前收取的三萬多的人口錢,總金額達到了四十一萬多,比上井鄧氏的預期翻了一倍還多。
其中,各地宗親捐贈的金額合計有十一萬左右,而那耶鄧氏的十多位宗親一共捐贈了十八萬左右,剩下的是上井鄧氏族人的捐贈。
在捐贈儀式結束,上井鄧氏族人便開始熱情的招呼各地宗親落座,準備開飯。
而那耶鄧氏的十多位宗親,自然受到了上井鄧氏的重點照顧。
其中一部分宗親,被其他各地的宗親請過去一起坐,而鄧世榮、鄧昌寶、鄧昌雄、鄧允貴四人,則由上井鄧氏的族頭鄧允輝以及族里那幾個最有錢的族人招呼著。
在酒過三巡之后,鄧允輝就忍不住問道:“九叔,你這財力真是讓我們望塵莫及,到底是做什么大生意的啊?”
鄧世榮還沒回答,鄧允貴就紅光滿面的說道:“反正等祠堂建好了,給九叔一家立功德碑的時候,你們也會知道,那我現在就簡單跟你們說一說吧!”
鄧允輝和其他幾位族人聞言都豎起了耳朵,附近一直關注著這邊的族人,也跟著豎起了耳朵。
鄧世榮笑了笑,便由著鄧允貴幫他介紹。
于是,鄧允貴便介紹起了九叔這堪稱傳奇的一生。
改革開放前的事情,大家的處境都差不多,沒什么好說的,鄧允貴只是幾句話簡單帶過,他主要是從1980年跟九叔合伙承包缸瓦窯開始說起,把九叔發家致富后,又帶領全族人發家致富的經過說了一遍。
這十多年的經歷,聽得鄧允輝等人眼睛瞪得如同牛眼,頻頻倒抽涼氣。
實在是鄧世榮這經歷太過傳奇了,在這短短十多年的時間,不僅自己成為身家數千萬的超級富豪,還帶領全族三千多人發家致富,簡直是牛逼到了極點。
到了這一刻,眾人總算明白了,為什么那耶鄧氏出手這么大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