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旺二中的籌建,在雙旺鎮并沒有掀起什么波瀾。
畢竟雙旺原本就有初中了,多建一所初中對于大家來說基本沒什么影響。
但是,當雙旺準備重建高中的消息傳開了之后,瞬間就在全鎮掀起了軒然大波。
“聽說了嗎,咱們雙旺準備重建高中了,以后孩子們就不用到松山、龍潭、沙陂這些鄰近的鄉鎮高中就讀了。”
“這是真的嗎?什么時候開始重建?我兒子剛上初中,不知道能不能趕得上,要是趕得上的話,以后直接在鎮上就讀,那可就方便多了。”
“當然是真的,聽說現在學校已經在選址了,兩三年的時間,你兒子肯定能趕得上。”
“這重建高中怎么這么突然?”
“我聽說這是那耶鄧氏族頭親自到縣城找領導說了這個事。”
“這就難怪了,那耶鄧氏族頭的大女婿,就是咱們縣的縣長,他要是出面的話,辦成這事確實不難。”
“說起那耶鄧氏的族頭,他對于我們雙旺的發展還真是做出了大貢獻。”
“確實,沒有他的話,咱們雙旺的公路還是那種狹小的爛泥路,哪像現在擁有了這么寬大的柏油公路啊!還有他們族里的醫院也已經建好,聽說年底就能開始營業了。現在重建雙旺高中又是他出的力,咱們都跟著受益了。”
“要說受益最大的還是那耶鄧氏族人,現在一個個富得流油,家家戶戶都住別墅,頓頓大魚大肉,生活好到讓人羨慕死。”
“的確讓人羨慕,這那耶鄧氏能出這么一位族頭,真是祖墳冒青煙了。”
“……”
哪怕是后世的農村,也有一部分村民對于教育不怎么重視,家里幾代可能都沒有出過高中生,所以重建雙旺高中的消息傳開之后,這些村民對此都是不以為然。
不過,重視教育的村民數量更多,大家都興奮的議論著這件事情。
就在這事引起全鎮熱議的時候,主管教育的鎮領導以及教辦主任親自登門,跟鄧世榮商量雙旺高中的選址。
雙方見面,鎮領導在跟鄧世榮握手的時候,笑容滿面的說道:“九叔,感謝你為我們雙旺爭取到了這個機會,跟我們相鄰的鄉鎮,都有自己的高中,唯獨我們雙旺沒有,現在總算彌補了這個缺陷了。”
鄧世榮笑道:“不用客氣,我也是雙旺的一份子,自然希望我的家鄉越來越好。”
“雙旺人民不會忘記九叔你為大家做出的貢獻。”
鎮領導夸贊了一句,隨即問道:“九叔,這雙旺高中的校址,你有沒有看中的地方?”
鄧世榮早就想過這個問題了,建議道:“我覺得莽頭嶺就不錯,你們覺得呢?”
鎮領導連連點頭道:“那里位置確實很好,而且莽頭嶺也足夠大,在上面建一所高中那是綽綽有余的。”
教辦主任露出了討好的笑容,奉承道:“九叔這地方選得好,那里跟六十米大道相接,距離鎮上也就兩三百米的距離,確實非常適合用來建一所高中。”
鄧世榮道:“正好莽頭嶺下我們建了一家污水處理廠,到時學校排放的污水,我們的污水廠可以直接幫忙處理了。”
鎮領導贊道:“還是九叔你考慮得周到,那這校址咱們就這么定了。”
鄧世榮道:“這高中要么不建,要建肯定要建好,我代表鄧氏集團給雙旺高中捐款兩百萬,先把基礎設施搞好,回頭再在師資力量上下功夫,希望能把我們雙旺高中打造成全縣成績排名前列的高中。”
鎮領導沒想到他們登門拜訪商量校址的事,還有意外收獲,當即激動的說道:“九叔放心,我們一定把雙旺高中建好,不會辜負你的期望。”
接下來,又方又閑聊了一會,鎮領導和教辦主任才心滿意足的離去。